[发明专利]一种考虑SOP的配电网灵活性评估指标体系和优化调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1050.9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9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高红均;马望;李海波;刘友波;刘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51250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成金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阶段决策 不确定性 优化模型 两阶段 可控 鲁棒 三层 评估指标体系 优化调度模型 优化目标函数 归一化系数 场景概率 典型场景 阶段变量 历史数据 量化评估 权重系数 实时响应 优化调度 运行优化 求解 储能 范数 构建 算法 灵活 融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SOP的配电网灵活性评估指标体系和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SOP运行优化,建立配电网灵活性量化评估指标,并将指标通过归一化系数和权重系数融入优化调度模型优化目标函数中;将可控负荷、储能作为第一阶段决策变量,将能够实时响应不确定性波动的SOP、可控DG作为第二阶段变量;采用配电网历史数据中的多典型场景和受综合范数约束的不确定性场景概率分布来表征配电网的复杂不确定特征,结合第一阶段决策变量和第二阶段决策变量,建立三层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采用CCG算法对构建的三层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配电网的经济灵活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经济灵活运行领域,具体是一种考虑SOP的配电网灵活性评估指标体系和优化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当前配电系统在电力工业低碳化和智能化背景下面临基础性理论改变,配电网转型低碳智能配电系统的趋势愈发强烈。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广泛接入配电网,同时高占比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间歇性与不确定性对配电系统将产生大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主动配电网当中,需要对其容量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改善主动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并充分发挥出储能的资源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考虑SOP的配电网灵活性评估指标体系和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SOP运行优化,建立配电网灵活性量化评估指标,并将指标通过归一化系数和权重系数融入优化调度模型优化目标函数中;
步骤二:将可控负荷、储能作为第一阶段决策变量,将能够实时响应不确定性波动的SOP、可控DG作为第二阶段变量;
步骤三:采用配电网历史数据中的多典型场景和受综合范数约束的不确定性场景概率分布来表征配电网的复杂不确定特征,结合第一阶段决策变量和第二阶段决策变量,建立三层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
步骤四:采用CCG算法对构建的三层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实现配电网的经济灵活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的灵活性量化评估指标包括净负荷适应率、支路负荷裕度两个灵活性评估指标,其中所述的净负荷适应率为节点型灵活性资源可调度裕量与净负荷变化量的比值,如下式所示:
式中:t是优化时段标识,j是网络节点标识;Δt是分段间隔,T是优化总时数;B为系统所有节点的集合,BCD、BCL、BESS分别代表接入可控DG、可控负荷、ESS的节点集合;FtAR为第t时段的净负荷适应率,分别为节点型灵活资源可上调裕量和可下调裕量,ΔPtDL为相邻时段净负荷变化量,和分别表示净负荷变化量为正值和负值;PtDL为第t时段净负荷,和分别表示j节点的光伏原始出力、风电原始出力和负荷有功数据;为j节点在第t时段的可控DG出力,和表示其功率输出上下限值;表示可控DG的上下爬坡率限值;和分别表示可控负荷节点正响应状态和负响应状态,为0-1变量,表示第t时段CL节点的正负响应功率及上限值;和为ESS充放电状态标志,和表示第t时段ESS节点的充放电功率及上限值;
所述的支路负荷裕度为该线路最大允许传输容量与当前时段传输容量实际值的差值与最大允许传输容量的比值,如下式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未经四川大学;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10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