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牙配对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2179.1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6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袁一;曹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能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8 | 分类号: | H04W4/48;H04W4/80;H04W12/06;H04W76/14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郎彦泽;叶子浓 |
地址: | 20110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对方式 蓝牙设备 建立连接 配对请求 预先存储 蓝牙 配对 调用系统 提示信息 用户记忆 时间段 调用 广播 验证 监控 失败 | ||
蓝牙配对方法及装置,所述蓝牙配对方法包括:预先存储多个PIN码的码值;通过第一配对方式尝试与第一蓝牙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一配对方式调用第二蓝牙设备的系统API接口向第一蓝牙设备发起广播配对请求;在所述发起广播配对请求之后,持续监控并阻止要求用户手动输入PIN码的提示信息;若所述第一配对方式尝试失败,则通过第二配对方式尝试与第一蓝牙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配对方式调用系统的setPin,在第一配对方式和第二配对方式中使用预先存储的PIN码的码值进行PIN码验证。本发明能够避免因用户多次尝试PIN码错误而导致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禁止连接,同时尽可能的省去用户记忆、以及手动输入PIN码所带来的不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蓝牙配对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蓝牙(Bluetooth)是由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Bluetooth SIG)提出并维护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标准,支持设备间的短距离(一般10m内)通信,在各行各业、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蓝牙4.0开始,蓝牙技术可分为经典蓝牙(classic Bluetooth)和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两者在物理层的调制、解调方式是不同的,因而经典蓝牙设备和低功耗蓝牙设备之间通常是不能相互通信的(但也有诸如手机等设备可以同时支持经典蓝牙和低功耗蓝牙)。
常见的,经典蓝牙主要应用于蓝牙电话接听、蓝牙耳机、蓝牙音箱等场景,低功耗蓝牙主要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IoT智能设备、健身设备、蓝牙鼠标键盘等场景。
本发明涉及经典蓝牙的配对方法(及装置)。出于安全性的需要,经典蓝牙在首次配对时,通常需要通过PIN码(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个人识别码)来对对端的身份进行认证。
经典蓝牙的PIN码一般是4位的数字组合,用户可以对其进行设置、修改,在用户未修改PIN码的情况下,常见的,默认值可以是1234、0000或1111等简单的数字排列。
现有技术中,如前所述,经典蓝牙在首次配对时,通常需要由用户手动输入对端的PIN码来进行身份认证,这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实践中,用户往往记不清对端的PIN码、或者是未手动设置/修改PIN码,此时只能按照常见的PIN码默认值(即1234、0000、1111等)进行尝试,效率很低,且连续多次尝试错误有可能会导致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禁止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用户手机与车载蓝牙设备进行蓝牙配对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因用户多次尝试PIN码错误而导致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禁止连接,同时尽可能的省去用户记忆、以及手动输入PIN码所带来的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蓝牙配对方法,具有车载终端、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分别支持经典蓝牙功能,所述蓝牙配对方法包括:
预设存储多个PIN码的码值;
通过第一配对方式尝试与第一蓝牙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一配对方式调用第二蓝牙设备的系统API接口向第一蓝牙设备发起广播配对请求,在第一配对方式中使用预先存储的PIN码的码值进行PIN码验证;
在所述发起广播配对请求之后,持续监控并阻止要求用户手动输入PIN码的提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配对方式尝试失败,则通过第二配对方式尝试与第一蓝牙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二配对方式调用系统的setPin,在第二配对方式中使用预先存储的PIN码的码值进行PIN码验证。
可选的,所述第一蓝牙设备为车载蓝牙设备,所述第二蓝牙设备为手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连接车载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能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能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2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蓝牙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