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和地基土的界面力学性能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2817.X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9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吉宏;顾海荣;刘东华;陈江华;马晶;袁广林;杨帆;滕世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32205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振祥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接 反力梁 试验桩 水平推移装置 下部支撑装置 承载钢板 试验箱体 竖向荷载 伸缩端 竖直 圆孔 施加 界面力学性能 竖向加载装置 水平推移机构 位移传感器 记录参数 加载机构 摩擦特性 上端开口 上端中心 试验土体 试验装置 水平荷载 特性曲线 地基土 侧壁 竖向 土体 下端 桩身 土质 组装 绘制 贯穿 试验 研究 | ||
1.一种桩和地基土的界面力学性能的试验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地面(14)上的下部支撑装置(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系统、竖直反力梁(9)、水平反力梁(8)、试验箱体(2)、试验桩模型(1)、水平推移机构(7)和竖向加载机构(6);
所述电控系统包括计算机(15)、位移传感器(5)、设置在水平推移机构(7)内的荷载传感器和设置在竖向加载机构(6)内的荷载传感器;计算机(15)分别与水平推移机构(7)的驱动器、竖向加载机构(6)的驱动器、位移传感器(5)、水平推移机构(7)内的荷载传感器和竖向加载机构(6)内的荷载传感器连接;
所述竖直反力梁(9)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下部支撑装置(11)的左右两侧,竖直反力梁(9)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地面(14)上,水平反力梁(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竖直反力梁(9)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
所述试验箱体(2)的上端为敞口式结构,试验箱体(2)的下端与下部支撑装置(11)的上端固定连接,试验箱体(2)的内部装载有试验土体(3),并于试验土体(3)的上方设置有纵向可移动地穿出试验箱体(2)的上开口端的承载钢板(4),试验箱体(2)的左右两个侧壁上相对地开设有尺寸与试验桩模型(1)相适配的一对圆孔(16);
所述试验桩模型(1)横向贯穿试验箱体(2)及试验土体(3),其两端分别由一对圆孔(16)延伸到试验箱体(2)左右两端的外侧;
所述水平推移机构(7)和位移传感器(5)相对地设置在试验桩模型(1)两端的外侧,水平推移机构(7)具有固定端和相对于固定端可伸缩的伸缩端,水平推移机构(7)的固定端与一个竖直反力梁(9)的内侧固定连接,水平推移机构(7)的伸缩端与试验桩模型(1)的一端固定连接,位移传感器(5)与另一个竖直反力梁(9)的内侧固定连接,且与试验桩模型(1)的另一端相配合;
所述竖向加载机构(6)具有固定端和相对于固定端可伸缩的伸缩端,竖向加载机构(6)的固定端与水平反力梁(8)的下端固定连接,竖向加载机构(6)的伸缩端与承载钢板(4)的上端中心区域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和地基土的界面力学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体(2)与下部支撑装置(11)通过连接螺栓A(12)固定连接;下部支撑装置(11)通过连接螺栓B(13)与地面(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桩和地基土的界面力学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推移机构(7)的固定端通过固定板(10)与竖直反力梁(9)固定连接;所述竖向加载机构(6)的固定端通过固定板(10)与水平反力梁(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桩和地基土的界面力学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推移机构(7)的中心与试验桩模型(1)同轴心地设置,竖向加载机构(6)的中心与试验箱体(2)的中心位置相对齐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和地基土的界面力学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推移机构(7)和竖向加载机构(6)均由液压作动器、电磁换向阀和液压泵站组成,其中液压作动器通过电磁换向阀与液压泵站连接,电磁换向阀与计算机(1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28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