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火车装车批量制单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3188.2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7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威;陈青峰;陈焕良;毛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4 | 分类号: | B65G67/04;B65G4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火车 装车 批量 制单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火车装车批量制单的方法,根据视频采集站(2)获取的信息,控制器(5)生成工单并把工单下发给设置在鹤位(1)上的执行单元(11),其特征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火车罐车信息,在火车与鹤位对接后采集火车停靠信息;
S2:先根据火车罐车信息和停靠信息生成所有罐车和鹤位的对应关系,并检查对应关系的正确性,根据正确的对应关系一次生成所有的鹤位工单;
S3:设置同时工作阈值,根据同时工作阈值限量下发工单给执行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车装车批量制单的方法,其特征是S1中采集罐车信息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1:罐车从设置在火车道一侧的视频采集站经过,视频采集站拍摄每一个罐车上的标牌;
S12:视频采集站将图片传给控制器;
S13:控制器从图片上读取罐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车装车批量制单的方法,其特征是罐车信息包括车厢号和满载量,然后按照罐车车厢号顺序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车装车批量制单的方法,其特征是S1中采集火车停靠信息过程是:在罐车与鹤位都一一对接完成后,采集某一节罐车与鹤位的对应关系,或采集若干节罐车与鹤位的对应关系,将采集的每一节罐车与一个鹤位的对应关系作为一个采集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车装车批量制单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采集鹤位位置信息并排序;
S22:根据罐车车厢顺序、鹤位顺序和采集组中的罐车与鹤位的对应关系生成所有罐车与鹤位的对应关系,并存储;
S23:将所有的存储的罐车与鹤位的对应关系进行对比,判断所有的罐车是否都是对应一个相同的鹤位,如果所有的罐车都是对应一个相同的鹤位就开始下一步骤,否则就发出警报,并停止作业;
S24:根据与鹤位对应的罐车的车厢号和满载量生成所有鹤位的工单;
S25:对工单再根据天气、当日安排的发货量和装载的液体属性对装载量进行增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车装车批量制单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2包括以下步骤:
S221:把所有的采集组加入到待处理队列,
S222:从待处理队列中选取一个采集组,将采集组的罐车标记为初始罐车,将火车头部罐车朝向定义为车头方向,将火车尾部罐车朝向定义为车尾方向;
S223:按照鹤位顺序和罐车顺序,从初始对应关系开始向车头方向依次获取鹤位与罐车的对应关系,并存储,直至获取到火车头部罐车与鹤位的对应关系;
S224:按照鹤位顺序和罐车顺序,从火车头部罐车与鹤位的对应关系开始向车尾方向依次获取鹤位与罐车的对应关系,并存储,直至获取到火车尾部罐车与鹤位的对应关系;
S225:按照鹤位顺序和罐车顺序,从火车尾部罐车与鹤位的对应关系开始向车头方向依次获取鹤位与罐车的对应关系,并存储,直至获取到初始罐车与鹤位的对应关系;
S226:把该采集组从待处理队列中去除,判断待处理队列是否还有采集组,如果还有采集组就返回步骤S222,否则就结束本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车装车批量制单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设置同时工作阈值;
S32:把工单下发给若干个没有工作的鹤位,下发数量不超过同时工作阈值,鹤位接到工单后开始工作;
S33:当检测到其中一个工作的鹤位完成工作,则下发一个工单到下一个未工作的鹤位上的执行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车装车批量制单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2中下发的工单数量为同时工作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车装车批量制单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3中当一个鹤位完成工作后,没有未工作的鹤位,就停止下发工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31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