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淡水蚌类的捕捞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3529.6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3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帆;陈瑞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雨帆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魏敬宣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淡水 捕捞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淡水蚌类的捕捞设备,包括捕捞船(1)和用来对河底蚌类探测的水下观察装置,水下观察装置包括高清显示器、数据传输线和防水高清摄像头(18),所述数据传输线的一端与所述高清显示器连接,所述数据传输线的另一端与防水高清摄像头(18)连接,且高清显示器设置在所述捕捞船(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捞船(1)的船边处固定有向上的立架(2),且立架(2)上固定有向下的升降杆(3),所述升降杆(3)的活塞杆端固定有吊架(5),且吊架(5)的下端固定有盛放蚌类的存储箱(10),所述吊架(5)上通过第一动力部连接升降架(12),且升降架(12)在第一驱动部的驱使下可移动至存储箱(10)的上方,所述升降架(12)的下端部固定有防水高清摄像头(18)和能够对河底蚌类夹持的夹持机构(17),所述升降架(12)的上端部固定有能够驱使夹持机构(17)对河底蚌类夹持的第二驱动部;
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固定在升降架(12)上的电机二(13),所述电机二(13)的输出轴端固定有竖直向下的多棱杆(14),所述多棱杆(14)上滑动套接有转筒(15),且多棱杆(14)的棱边使得转筒(15)仅能够在多棱杆(14)上沿多棱杆(14)的走向滑动;所述升降架(12)上固定有凸台(16),且凸台(16)位于电机二(13)和夹持机构(17)之间,所述凸台(16)上开设有能够使得转筒(15)滑动穿过的通孔,且转筒(15)的下端定轴转动连接有转环(21),且转环(21)与夹持机构(17)铰接连接;所述凸台(16)上固定有导向套(23),所述导向套(23)内部滑动插接有能够使得转筒(15)沿多棱杆(14)走向下移的销杆(22),且销杆(22)垂直指向转筒(15)的竖直中心轴线,所述转筒(15)的外侧面开设有沟槽(20),所述沟槽(20)沿转筒(15)的外侧壁从上至下呈螺旋形环绕在转筒(15)上,且销杆(22)指向转筒(15)的端部可与沟槽(20)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淡水蚌类的捕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固定在吊架(5)上的电机一(6)和定轴转动连接在吊架(5)上的蜗杆(4),所述吊架(5)和升降架(12)之间通过连杆一(7)和连杆二(9)铰接连接,且连杆一(7)和连杆二(9)长度相同并相互平行布置,所述吊架(5)与升降架(12)在连杆一(7)和连杆二(9)的连接作用下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淡水蚌类的捕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一(7)为连杆二(9)的上方,且连杆一(7)与吊架(5)铰接的一端固定有涡轮(8),所述吊架(5)上开设有对涡轮(8)避让的避让通槽(31),且涡轮(8)穿过避让通槽(31)与蜗杆(4)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淡水蚌类的捕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7)包括两个夹持臂(25)和两个连杆三(24),两个所述夹持臂(25)的中部对称式铰接连接在升降架(12)的下端部,且两个夹持臂(25)的下端相互靠近并呈倒“八”字型,每个所述夹持臂(25)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个连杆三(24)铰接连接转环(21),两个夹持臂(25)的上端之间通过弹簧一(26)连接,所述夹持臂(25)的下端铰接连接有夹爪(27),且夹爪(27)与夹持臂(25)铰接处通过卷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淡水蚌类的捕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12)上设置有将销杆(22)与沟槽(20)分离或连接的锁定机构(19),且吊架(5)上固定有能够对锁定机构(19)解锁的挡块(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淡水蚌类的捕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19)包括铰接连接在升降架(12)上的杠杆(28),且杠杆(28)呈Z字形,并且杠杆(28)的一端开设有条形槽(29),所述销杆(22)远离转筒(15)的一端与条形槽(29)滑动连接,所述杠杆(28)另一端可与固定在吊架(5)上的挡块(11)抵触连接,且该端与升降架(12)通过弹簧二(3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淡水蚌类的捕捞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升降杆(3)将吊架(5)向水下下放至合适深度,利用水下探测器观察蚌类,并通过电机二(13)工作转动,带动转筒(15)转动,并在销杆(22)和沟槽(20)的作用力下使得转筒(15)沿多棱杆(14)下移,从而使得夹持机构(17)将蚌类夹紧;
步骤二:夹持机构(17)对蚌类夹持住之后,通过电机一(6)工作带动蜗杆(4)转动,蜗杆(4)的转动带动涡轮(8)转动,涡轮(8)的转动同步带动连杆一(7)绕涡轮(8)的中心旋转,根据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运动轨迹分析可知升降架(12)在上升的同时并向吊架(5)靠近,直至夹持机构(17)位于存储箱(10)的上方,此时挡块(11)同时与锁定机构(19)抵触连接,在挡块(11)抵触到锁定机构(19)时,使得销杆(22)远离转筒(15),直至销杆(22)与转筒(15)上的沟槽(20)脱离,此时在弹簧一(26)的恢复力作用下,夹持机构(17)对夹持的蚌类松弛,蚌类落在存储箱(10)内;
在蚌类落在存储箱(10)内后,通过控制电机一(6)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架(12)下移并向吊架(5)远离复位;
步骤三:在存储箱(10)装蚌类后,通过升降杆(3)带动吊架(5)上移,同时使得存储箱(10)露出水面并将存储箱(10)内部的蚌类清空至捕捞船(1)上,然后再次通过升降杆(3)带动吊架(5)下移至水面以下合适位置,以便继续对蚌类捕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雨帆,未经刘雨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35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蛤类捕捞装置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植物养护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