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震动传感器阵列的浅层盲空间震源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3811.4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6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王彦博;李冒金;聂鹏飞;苏新彦;刘泽鹏;莫璧铭;李禹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1V1/30;G01V1/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赵欣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震动 传感器 阵列 浅层盲 空间 震源 定位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震动传感器阵列的浅层盲空间震源定位系统,包括预设震源、震动传感器阵列、特征参数提取模块、速度场模型构建模块、三维能量场图像生成模块、深度学习网络模块;本发明减少了传统浅层震源定位过程中定位参数提取、定位模型建模和定位模型解算等中间步骤,极大地提高了震源定位效率,消除了定位盲区,降低了震源定位精度对监测区域信道重建精度的依赖,为地下浅层震源定位提供一种新的震源定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爆破震动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震动传感器阵列的浅层盲空间震源定位系统,适用于未知地质结构条件下的定点群打击定位。
背景技术
地下浅层震源是指地下震源深度不超过100m的空间内发生的事件,其被动定位是解决军事领域中高价值弹药地下炸点定位以及侵彻轨迹测量等主要途径;是实现民用领域中地质监测,工程爆破、文物防盗监测、煤矿勘察、地表结构组成成分分析、地质结构探索、地下稀有矿物质勘探、石油探测挖掘等重要手段。
与深层地震、煤矿深层开采、石油勘探等大区域、大当量、大深度、长时间震源定位相比较,该类震源定位具有以下特点:(1)地下震源深度较浅,一般不超过100m,浅层地质结构复杂且未知,无法借鉴深层地壳结构模型建立浅层速度场模型;(2)震动波波群混叠复杂,爆炸近场土壤本构特性呈弹塑性,弹性波受地面反射、折射影响较大,震相特征不明显;(3)地下介质复杂,传输信道更加复杂且不均匀,往往包括浮土、岩石、沙石、密实土壤等多种类型;(4)定位精度要求较高,在100m的散布区域内立体定位误差小于1m,不同于大深度地震定位中百米定位误差要求,属于小区域高精度定位问题。
目前,在地下空间定位中,主要针对深层地震定位,没有直接用于所述浅层小区域定位方法,而深层地震定位方法无法直接应用到浅层定位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基于Geiger的走时定位方法,该方法重点解决在地质均匀且速度已知条件下的起爆点定位问题,但对于层状、洼陷等复杂地质条件,速度参量仅能设定为平均值,定位误差较大;
(2)基于偏振角度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少量观测节点即可实现起爆点快速定位,但在浅层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别存在强反射界面时,表层入射角度无法表征震源和传感器接收点之间的真实射线路径,因此存在定位假象;
(3)多震源与速度结构联合迭代反演定位(SSH)模型,该方法适用于未知地质结构条件下的定点群打击定位问题,其中起爆点定位精度受速度场建模精度、震源激励次数的影响。由于单次起爆点定位,炮射投影数据有限,速度矩阵稀疏,虽然加入正则化等约束手段,但定位精度仍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震动传感器阵列的浅层盲空间震源定位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浅层小区域目标无法高精度定位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震动传感器阵列的浅层盲空间震源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设震源、震动传感器阵列、特征参数提取模块、速度场模型构建模块、三维能量场图像生成模块、深度学习网络模块;
在监测区域4个象限内,分别预设1发震源弹;
震动传感器阵列以螺旋式布设在监测区域,用于获取震源弹爆炸产生的震动信号;
特征参数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每发震源弹爆炸时,传感器阵列获取的震动信号中的初至波到时信息;
速度场模型构建模块根据初至波到时信息、对应的传感器位置信息以及所有震源弹的位置信息得到速度场信息;
走时信息提取模块对所监测区域进行网格划分,以各网格作为虚拟震源,计算各网格传播至每个传感器的走时信息tij;
三维能量场图像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震源对应的三维能量场图像序列;该震源为预设震源或实际震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38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