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架体、顶靠板组件、顶升塔架及该顶升塔架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4287.2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3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姜盛坤;刘士伟;杨晋;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E04G5/00;E04G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体 顶靠板 组件 顶升塔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架体、顶靠板组件、顶升塔架及该顶升塔架的使用方法,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架体包括塔架顶部件和多节塔架标准件。多节所述塔架标准件被配置为能够通过堆叠装配形成不同高度的支撑架体;所述塔架顶部件装设于最上面一节所述塔架标准件的顶部,所述塔架顶部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装配顶升塔架的顶靠板组件。本发明提供的架体能够通过堆叠装配以支撑装配并将顶升塔架的顶靠板组件顶升,使得顶靠板组件能够稳定地将外墙面施工机器人作业系统的爬架顶升至预设高度,最终使得装设在爬架上的外墙面施工机器人作业系统的执行机构能够稳定地对外墙面进行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架体、顶靠板组件、顶升塔架及该顶升塔架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建筑外墙作业均是人工作业,工人在爬架上完成外墙面的各类工序作业。外墙面的施工作业,随着爬架升高,工人作业风险性会逐渐增加,青年逐渐不愿意从事重体力和高危工作,随着时间推移,建筑行业能够招收的工人会越来越少,以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人替代人工对外墙面进行施工作业势在必行。
然而目前的爬架采用电葫芦提升的方式,很难承受安装施工执行装置的重量,导致爬架的稳定性不足,最终影响施工执行装置的施工精度,同时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架体、顶靠板组件、顶升塔架及该顶升塔架的使用方法,架体能够堆叠装配以支撑装配将顶升塔架的顶靠板组件顶升,使得顶靠板组件能够稳定地将外墙面施工机器人作业系统的爬架顶升至预设高度,最终使得装设在爬架上的外墙面施工机器人作业系统的执行机构能够稳定地对外墙面进行施工。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升塔架的架体,包括:
多节塔架标准件,多节所述塔架标准件被配置为能够通过堆叠装配形成不同高度的支撑架体;
塔架顶部件,所述塔架顶部件装设于最上面一节所述塔架标准件的顶部,所述塔架顶部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装配顶升塔架的顶靠板组件。
优选地,所述塔架标准件和塔架顶部件均包括:
多根相对设置的立柱;
多根横杆,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立柱与横杆围合形成框体;
斜杆,装设于所述框体的侧边。
优选地,还包括:
连接组件,相邻两个所述塔架标准件之间以及所述塔架标准件与塔架顶部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杆,其上开设有沿所述连接杆直径方向开设的第一通孔;
固定插件,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设置;
所述标准件的立柱的上部和下部以及所述塔架顶部件的立柱的下部均配置为能够与所述连接杆相互嵌套配合,所述标准件的立柱的上部和下部以及所述塔架顶部件的立柱的下部均设置有沿所述立柱直径方向开设的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设置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用于装配螺丝以与所述顶靠板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下凹的第一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塔架标准件还包括设置于底端的装配板,所述装配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朝上凹的第二限位槽。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升塔架的顶靠板组件,包括:
顶靠板,其固定连接于顶升塔架的架体的顶端,用于抵顶外墙面施工机器人作业系统的爬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42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