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尺度多相流过程强化反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4442.0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0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陆;刘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汇能源科技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相流 过程强化 反应器 发生装置 反应装置 尺度 体积传质系数 安全性保障 介质发生器 传递效率 多相流体 分子扩散 个数量级 搅拌釜式 竞争优势 两相反应 流体通量 水力负荷 装置运行 发生器 比能量 常规的 给料泵 鼓泡塔 膜控制 填充床 压缩机 弥散 并联 能效 受液 液比 液侧 微观 传递 | ||
1.一种微纳尺度多相流过程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纳多相流发生装置(30)、多相流过程强化反应器(40);
所述的微纳多相流发生装置(30)内部设有微纳多相流发生器(31),底端与液相(200)给料泵(21)相连,侧壁气相入口射流喷嘴(50)与气相(100)升压装置(11)相连,顶部出口与多相流过程强化反应器(40)上端的微纳多相流入口喷嘴(32)相连;
所述的多相流过程强化反应器(40)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气相产物集流区(42)、多相流强化反应区(43)、微纳多相流弥散区(44)、产物排放区(46);
所述的气相区(42)通过节流器(41)及管路与气相后处理系统(300)相连,产物排放区(46)通过管路与液相后处理系统400相连;
所述的产物排放区(46)内设有与气相(100)升压装置(11)经节流器(13)、管道相连的弥散介质发生器(45)和基座(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尺度反应过程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纳多相流发生器(31)下端与微纳多相流发生装置(30)的底部液相入口(55)相连接,顶部与微纳多相流发生装置(30)出口(58)相连接,根据微纳多相流发生装置(30)内的流体通量或者水力负荷,由2个以上微纳多相流微元发生器并联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尺度反应过程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相(100)经升压装置(11)提压后分为两个支路:一个支路通过节流器(12)经管道与微纳多相流发生装置(30)侧壁上的射流喷嘴(50)相连,并通过射流喷嘴(50)进入微纳多相流发生器(31)的外腔环隙,另外一个支路通过节流器(13)经管道与多相流过程强化反应器(40)底部的基座(4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尺度反应过程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经节流器(12)的气相(100)支流与经节流器(22)的液相(200)之间的撞击夹角α为15°~4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纳尺度反应过程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相(200)经升压装置(21)提压后通过节流器(22)及相应管道连接至微纳多相流发生装置(30)底部并上行进入微纳多相流发生器(31)内腔,微纳多相流发生装置(30)的出口与多相流过程强化反应器(40)顶端的微纳多相流入口喷嘴32相连接,微纳多相流体通过入口喷嘴(32)的后再经导流管(38)进入微纳多相流弥散区(44),喷嘴(32)、导流管(38)与多相流过程强化反应器(40)同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尺度反应过程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纳多相流弥散区(43)纵向位置位于多相流过程强化反应器(40)轴向高度的H/6~4H/5处,其中H为多相流过程强化反应器(40)的内部总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尺度反应过程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47)顶部出口相连接的弥散流发生器(45)由2个以上两端封闭的弥散流发生器单体并联组成,气相(100)支流由基座(47)底部入射喷嘴(60)进入介尺度弥散流发生器(45产生的弥散流上行进入微纳多相流弥散区(4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尺度反应过程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系统工作温度为0~800℃,工作压力为0~30MPa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尺度反应过程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相(200)相对密度为0.5~1.5,动力粘度为0.5~5mm2/s,液相中固体颗粒浓度范围为0~10%(w/w)。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尺度反应过程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纳多相流弥散区(44)中微纳尺度多相流中气含率为40~60%(v/v),多相流微元的当量Sauter直径为100~5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汇能源科技研发中心,未经南京中汇能源科技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44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缠绕管式换热器的解聚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纳尺度多相流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