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板坯连铸机纵裂纹产生及粘结漏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4548.0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8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韦耀环;韦军尤;王志国;王利星;程建军;陈秋宇;张德俊;杜国利;杨建;宋育仕;侯文佳;张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8 | 分类号: | B22D11/18;B22D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545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板坯连铸机纵 裂纹 产生 粘结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防板坯连铸机纵裂纹产生及粘结漏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板坯连铸机纵裂纹产生及粘结漏钢方法包括: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连铸机工作拉速V1以每10秒下降0.02m/min幅度下降到换水口拉速值V2,换水口拉速值V2为0.80~0.85m/min,且维持换水口拉速值V2三分钟,同时结晶器下水口进行更换,保护渣进行渣条检查;其次,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程序将连铸机工作拉速以每40秒提升0.03m/min幅度上升到1m/min;然后,退出计算机自动控制程序,同时连铸机保持在1m/min拉速条件下2‑3min;最后,再以每40秒提升0.03m/min幅度将连铸机拉速提升到1.15~1.50m/mi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板坯连铸机纵裂纹产生及粘结漏钢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板坯连铸坯的表面纵裂纹,会影响铸坯轧制产品的质量性能,甚至当纵裂纹严重时会造成铸坯废品和连铸机拉漏。研究指出:纵裂纹发源于结晶器弯月面初生坯壳厚度的不均匀性,作用于坯壳的拉应力超过了钢的允许强度,在坯壳薄弱处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表面断裂,出结晶器后在二次冷却区扩展。
板坯生产过程中的换水口操作(换水口时,先将拉速降低到一定值完成结晶器下水口的更换,之后再将拉速提升到工作拉速),伴随着拉速的大范围波动,结晶器内钢液面的起伏,结晶器内保护渣的消耗都存在很大的变化,这些结晶器内生产工况条件的改变,使得换水口过程中的铸坯纵裂纹发生几率和粘结发生几率都特别敏感,因此换水口操作作为板坯生产中主要出现的非稳态情况,控制铸坯表面纵裂纹及预防粘结漏钢一直是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板坯连铸坯的表面容易出现裂纹,且易发生粘结漏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防板坯连铸机纵裂纹产生及粘结漏钢的方法,其具有满足生产节奏的需要,降低铸坯表面裂纹和粘结漏钢发生几率等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防板坯连铸机纵裂纹产生及粘结漏钢的方法,所述预防板坯连铸机纵裂纹产生及粘结漏钢的方法包括:
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连铸机工作拉速V1以每10秒下降0.02m/min幅度下降到换水口拉速值V2,换水口拉速值V2为0.80~0.85m/min,且维持换水口拉速值V2三分钟,同时结晶器下水口进行更换,保护渣进行渣条检查;
其次,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程序将连铸机工作拉速以每40秒提升0.03m/min幅度上升到1m/min;
然后,退出计算机自动控制程序,同时连铸机保持在1m/min拉速条件下2-3min;
最后,再以每40秒提升0.03m/min幅度将连铸机拉速提升到1.15~1.50m/min。
优选的,所述预防板坯连铸机纵裂纹产生及粘结漏钢方法适用于钢种碳含量为0.10~0.19Wt%,钢断面宽度为220mm,长度为1500~1820mm,钢水液相线温度为1511~1528℃,过热度为10~30℃。
优选的,所述钢种碳含量为0.07~0.09Wt%,钢水液相线温度为1519~1521℃,过热度为10~30℃,钢断面宽度为220mm,长度为1500mm,工作拉速V1为1.27~1.36m/min。
优选的,所述钢种碳含量为0.07~0.09Wt%,钢水液相线温度为1519~1521℃,过热度为10~30℃,钢断面宽度为220mm,长度为1810mm,工作拉速V1为1.12~1.15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4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