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弹性的载药薄膜血管支架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4669.5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3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媛媛;郭子龙;曹宪浩;岳涛;刘娜;杨扬;彭艳;罗均;谢少荣;蒲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4H1/728;A61L31/14;A61L31/16;A61L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200444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薄膜 血管 支架 制备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弹性的载药薄膜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两种溶液混合电纺参数确定:电源的正极连接注射器针头的金属部分,负极连接导热芯轴的金属部分,从而在注射器针头与芯轴之间形成高压电场;调整两个注射器筒体内的硅胶A溶液、硅胶B溶液的流速,注射器针头与导热芯轴之间的距离和硅胶薄膜热固化温度,使其溶液满足电纺丝和快速固化条件,从而确定电纺所需溶液浓度、溶液流速、接收距离和热固化温度;
2)导热芯轴与金属血管支架的装配:金属血管支架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导热芯轴与金属支架直径相同,采取过盈配合的方式,将金属血管支架套在导热芯轴上,确保在导热芯轴转动的过程,金属支架不会发生转动,从而均匀的在金属支架上电纺硅胶薄膜;
3)静电纺丝硅胶薄膜层:电源的正极连接注射器针头的金属部分,负极连接导热芯轴的金属部分,则在注射器针头与芯轴之间形成高压电场;分别将两个注射器筒体内的含药的硅胶A溶液流速设置为20ul/min、硅胶B溶液流速设置为20ul/min、注射器针头与导热芯轴之间的距离设置为60mm、导热芯轴的温度设置为80℃;在微量泵执行机构的推力和静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注射器针头喷射出纳米级的纤维丝,在导热芯轴的加热温度下,纤维丝快速固化,同时步进电机带动导热芯轴以恒定速率旋转,三轴运动平台的XY平面带动纺丝收集系统以恒定速率沿X轴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在金属血管支架上形成一层致密、多孔、厚度均匀的纳米纤维薄膜,即载药的硅胶薄膜;
4)将附有载药硅胶薄膜的金属血管支架从芯轴上取下,最终得到具有高弹性的载药薄膜血管复合支架
2.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的载药薄膜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系统、纺丝收集系统、三轴运动平台、电源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
所述供料系统安装在所述三轴运动平台的Z轴上,包括微量泵控制器、微量泵执行机构、注射器活塞筒体以及注射器针头,所述微量泵执行机构固定在三轴运动平台的Z轴上;
所述微量泵执行机构沿Z轴方向运动;所述注射器活塞筒体固定安装在微量泵执行机构上;
所述注射器针头通过二合一导管固定安装与所述注射器活塞筒体的底端,形成混合溶液;二合一导管避免了单注射器筒体共混造成的资源浪费,即混即纺模式提高了纺丝薄膜的质量;
所述微量泵执行机构在所述微量泵控制器的驱动下,推动所述注射器活塞筒体进行纺丝材料的挤出;
所述纺丝收集系统包括:步进电机、导热芯轴、金属血管支架、轴机架;所述轴机架与所述三轴运动平台的XY轴平面固定连接,使轴机架随所述三轴运动平台的XY轴平面进行运动;所述步进电机安装在所述轴机架的一端,所述步进电机的伸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导热芯轴连接;所述导热芯轴两端通过深沟球轴承和套筒安装在所述轴机架上,所述导热芯轴外装有所述金属血管支架;
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注射器针头的金属部分,负极连接所述导热芯轴的金属部分,从而在注射器针头与导热芯轴之间形成高压电场,所述导热芯轴的导热作用会使电纺形成的硅胶薄膜快速固化成型;
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软件以及电气箱,所述计算机控制软件装载于计算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46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动化车辆的高压电池组支撑和隔离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