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码产品核保核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4750.3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0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8 | 分类号: | G06Q40/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史慧敏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码产品 核保核赔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码产品核保核赔系统,包括核保数据模型库与核赔数据模型库,通过核保数据模型库为了让消费者更快更好的获得设备保障权益,我们针对投保流程中研发了核保系统,将投保流程在线上完成,并且通过一些列识别技术进行核保,避免不合规不安全的设备及投保人;通过核赔数据模型库为了让保险公司获得更好的风险控制,降低成本,我们将通过核保系统做第一层保护,另外在理赔时使用核赔系统做第二层保护,全面控制成本及出险赔付;利用自动化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风控更加科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保核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码产品核保核赔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保险公司针对数码3C类的保障产品时只会使用人工核保或控制赔付比例的方式进行核保,针对不确定性投保用户及设备状态会虚高保费或逐单审核。另外在成功承保的用户来说,进行保障服务理赔时会出现赔付慢,维修质量差,无法追述的情况。这样不仅不科学还让大大降低了时效,造成大量设备不选择保障权益;另外保险公司为数码3C类的保障产品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核保,不断加高保险公司综合成本,更有大量黄牛在投保时就出现骗保做单的情况。在核赔时保险公司无法管控每个区域的保单核实、验机及维修跟踪,造成配件价格乱象,维修质量低下等问题,让保险公司承担过大风险,造成高额损失,因此需要一种设计合理能够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数码产品核保核赔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码产品核保核赔系统,以解决传统保险公司对核保核赔均采用人工操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高,且过程准确度低,效率差,均在诸多乱象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数码产品核保核赔系统,包括核保数据模型库与核赔数据模型库,
核保数据模型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拍照装置对投保设备进行拍照,并上传至核保数据模型库;
S2、通过核保数据模型库识别判断投保设备是否为承保设备,若是,则进入S3;若否,则结束退出;
S3、通过拍照装置对承保设备的损坏部分进行拍照,并上传至核保数据模型库;
S4、核保数据模型库将承保设备的保障部件进行单独裁剪,并与核保数据模型库内置的历史白名单进行对比;
S5、核保数据模型库根据对比结果生成承保设备的损坏情况;
S6、通过拍照装置对承保设备的特征元素进行拍照,并上传至核保数据模型库;
S7、核保数据模型库将承保设备的特征元素与核保数据模型库内置的历史元素白名单进行对比提取;
S8、核保数据模型库判断是否从承保设备上提取到承保所需的特征元素,若是,则进入S9;若否,则结束退出;
S9、核保数据模型库提取承保设备特征元素的图像坐标,并与核保数据模型库内置的历史特征元素的图像坐标白名单进行对比;
S10、核保数据模型库判断S9中两种图像坐标是否一致,若是,则进入S11;若否,则结束退出;
S11、通过拍照装置对承保设备的串号进行拍照,并上传至核保数据模型库;
S12、核保数据模型库将承保设备的串号与输入的串号进行OCR识别,并判断是否一致;若是,则进入S12;若否,则结束退出;
S13、通过对承保设备的串号进行自动化爬虫,前往主流品牌商官网进行自动化查询激活时间,并判断是否符合投保规则,若是,则进入S14;若否,则结束退出;
S14、登记填写投保人姓名与身份证号,并通过调用公安系统进行实名信息校验,并判断是否通过校验,若是,则将投保人姓名与身份证号与投保设备进行绑定,并进入S15;若否,则返回S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4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