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氟尿嘧啶苯乙双胍盐的制备方法及晶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5022.4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团;王凌阳;刘方;焉翠蔚;吴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9/553 | 分类号: | C07D239/553;C07C277/08;C07C279/2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尿嘧啶 苯乙双胍 基本结构单元 药物化学领域 溶剂重结晶 协同抗肿瘤 单斜晶系 骨架结构 混合溶剂 混合溶解 晶体结构 溶剂分子 室温条件 高纯度 晶体的 空间群 盐结构 阳离子 阴离子 游离碱 原料药 乙醇 甲醇 乙腈 制备 按摩 | ||
一种5‑氟尿嘧啶与苯乙双胍的盐、其制备方法及晶体结构,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该5‑氟尿嘧啶苯乙双胍盐的分子式为C14H18FN7O2,由一个苯乙双胍阳离子与一个5‑氟尿嘧啶阴离子构成基本结构单元。该盐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氟尿嘧啶苯乙双胍盐的制备方法及晶体结构。
背景技术
癌症一直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8年全球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在我国,每年有超过400万人被确诊癌症,每分钟有超过5人死于癌症。目前,药物化疗仍是癌症治疗主要的方案之一。5-氟尿嘧啶是临床上用于治疗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的一线药物。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5-氟尿嘧啶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是由于5-氟尿嘧啶的水溶性和脂溶性均很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其二是5-氟尿嘧啶治疗靶点单一、选择性差,导致肿瘤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由于癌症的发生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多条信号通路转导、多个靶点调节引起的,因此,多靶点协同的抗肿瘤药物已成为抗肿瘤制剂研发的新方向。虽然针对5-氟尿嘧啶分子结构修饰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现有技术所限,基于5-氟尿嘧啶分子共价结构改造的相关研究仍然属于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药物成盐作为药物研发中改善药物性质最常用的策略之一,是指在溶液中电离的药物与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适宜的溶剂中以盐的形式结晶析出的过程。该策略能够简便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等理化性质,从而有利于药物的研发。然而,目前用于药物成盐的反离子在大多数情况下仅能够实现药物理化性质的改善,其自身的药效作用甚微。因此,选择具有药效协同作用的药物反离子作为成盐剂,在改善药物理化性质的同时,有望实现药效的协同提升,对于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有鉴于此,本发明采用双药物成盐的方法,不仅改善5-氟尿嘧啶理化性质,而且发挥成盐剂与5-氟尿嘧啶的协同抗肿瘤作用,为提升5-氟尿嘧啶药效提供新思路。在药物反离子成盐剂的选择方面,近年来研究发现,双胍类药物不仅理化性质优良,而且具有延长某些类型癌症病人生存期的作用,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辅助药物。其中,苯乙双胍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合成代谢,促进分解代谢,抑制肿瘤的生长。在理化性质方面,苯乙双胍溶解度高,其游离碱呈强碱性能与5-氟尿嘧啶反应成盐。因此,本发明以苯乙双胍为成盐剂,使其与5-氟尿嘧啶反应实现双药物成盐,改善5-氟尿嘧啶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溶解性,为提高5-氟尿嘧啶的生物利用度、在分子水平上实现苯乙双胍与5-氟尿嘧啶两种药物的协同抗肿瘤效果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氟尿嘧啶苯乙双胍盐的制备方法及晶体结构,并对其溶解性进行测试。
本发明5-氟尿嘧啶苯乙双胍盐具有下式(I)所示的化学结构,其分子式为C14H18FN7O2,由一个苯乙双胍阳离子和一个5-氟尿嘧啶阴离子组成:
5-氟尿嘧啶苯乙双胍盐的结构式(I)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5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