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无线充电桩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5073.7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9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胡超;刘玮;梁明;罗勇;高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122;B60L53/3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状态 检测 方法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充电线圈输入预设激励信号;检测所述充电线圈中的电流值及电压值,并接收汽车发送的副边线圈的自感值和内阻值;根据所述电流值、所述电压值、所述自感值和所述内阻值确定所述充电线圈与副边线圈之间的互感值;根据所述互感值确定所述汽车的充电位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桩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达成了通过提高充电状态判断的准确性,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无线充电桩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为缓解传统汽车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与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电动汽车逐渐普及。
现有的电动器汽车一般通过插拔式的充电头进行充电。充电插头插拔式充电存在操作步骤繁琐缺点,并且由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电流较大,当充电接口浸液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解决插拔式充电的缺点,可以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一般的无线充电系统包含原副边电能转换装置,在进行无线充电时,需要使原副边线圈之间的间隔及相对位置偏移量保持在许可范围内。否则会导致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低下,造成能源浪费。而传统的无线充电系统一般依赖用户通过肉眼观察原副边线圈是否处于正常工作位置,进而根据观察者的主观认知判断汽车的充电位置是否正常,经常因观察者的判断不准确导致副边线圈与原边线圈之间的偏移量及/或垂直间隙超出充电桩的许可范围,而导致存在充电效率低下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无线充电桩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达成通过提高充电状态判断的准确性,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所述无线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充电线圈输入预设激励信号;
检测所述充电线圈中的电流值及电压值,并接收汽车发送的副边线圈的自感值和内阻值;
根据所述电流值、所述电压值、所述自感值和所述内阻值确定所述充电线圈与副边线圈之间的互感值;
根据所述互感值确定所述汽车的充电位置。
可选地,所述向充电线圈输入预设激励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充电桩与所述汽车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汽车发送的第一充电参数;
在接收到的第一充电参数与所述充电桩的第二充电参数匹配时,执行所述向充电线圈输入预设激励信号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第一充电参数包括所述汽车的副边线圈工作频率、副边线圈功率等级、谐振补偿网络参数、副边线圈类型及副边线圈离地间隙类型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所述在充电桩与所述汽车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汽车发送的第一充电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第一通信方式与所述汽车建立通信连接;
在通过第一通信方式与所述汽车建立连接失败时,通过第二通信方式与所述汽车建立连接。
可选地,所述预设激励信号为正弦激励电流,所述正弦激励电流的有效值小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互感值确定所述汽车的充电位置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互感值处于预设范围内时,判定所述汽车充电位置正常;
当所述互感值未处于预设范围内时,判定所述汽车充电位置异常。
可选地,所述判定所述汽车充电位置异常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待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50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电站及充电机枪线移动助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