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性医用加压敷贴装置及使用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5462.X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8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40112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医用 加压 敷贴 装置 使用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临床敷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携性医用加压敷贴装置及使用方法和应用,加压敷贴表面的侧面有纵行的敷料开口处,敷料开口处连接着加压敷贴表面的顶部、体部及底部,在敷料开口处的边缘为敷料开口处胶布附着区域连接,敷料开口处的内层为无菌纱布层,无菌纱布的最底端就是一层透明无菌薄膜,它超过底边2cm,且与敷料开口处胶布附着区域是一体的。本发明简易便携、价廉物美,便于患者外固定术后针道护理、感染预防及控制。局部使用无菌纱布对机体无干扰,不用担心口服、静脉使用抗生素对患者带来的全身影响,促进临床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临床敷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性医用加压敷贴装置及使用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医务人员通过使用无菌纱布或者伤口银离子敷贴修剪成“叉口”状,包在针道周围的方式;这样做既不美观,又不能和针道的贴服,更不能做到局部加压止血作用;第一:因操作者对无菌纱布及纳米银离子敷贴修剪的方式不一样而形状大小各一,没有统一制式,而不美观;第二:包扎的方式仅仅将针道遮住而不是真正的贴服于伤口,更不能对局部针道产生压力达到止血等作用,容易松散、脱落,最终导致频繁更换,既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并且增加针道感染机会,无疑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导致医患关系紧张;针对出院的患者,自己也无法及时更换而发生一系列并发症等;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因操作者对无菌纱布及纳米银离子敷贴修剪的方式不一样而形状大小各一,没有统一制式,而不美观。
(2)包扎的方式仅仅将针道遮住而不是真正的贴服于伤口,更不能对局部针道产生压力达到止血等作用,容易松散、脱落,最终导致频繁更换,既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并且增加针道感染机会,无疑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导致医患关系紧张;针对出院的患者,自己也无法及时更换而发生一系列并发症等。
(3)目前有些用带抗菌材料的敷贴,不是价格昂贵,就是容易产生局部耐药,最终增加患者医疗费用等。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怎么样解决敷贴合适的加压作用,且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减少局部抗生素的使用等。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解决临床骨科外固定支架针道护理不方便,价格昂贵、容易感染、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从而给患者及医务人员带来福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性医用加压敷贴装置及使用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性医用加压敷贴装置,所述便携性医用加压敷贴装置设置有:
加压敷贴表面;
加压敷贴表面的侧面有纵行的敷料开口处,敷料开口处连接着加压敷贴表面的顶部、体部及底部,在敷料开口处的边缘为敷料开口处胶布附着区域连接,敷料开口处的内层为无菌纱布层,与敷料开口处的外面相附着,敷料开口处胶布附着区域内侧与无菌纱布的底端粘在一起,无菌纱布的最底端就是一层透明无菌薄膜,与敷料开口处胶布附着区域是一体的。
进一步,所述敷料开口处胶布附着区域超过无菌纱布的底端的边缘2cm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便携性医用加压敷贴装置为三棱锥形。
进一步,所述便携性医用加压敷贴装置使用纳米银离子敷贴的表层,是表面的敷料开口处胶布附着区域;胶布里面与无菌敷料粘在一起,无菌纱布的最底端就是一层透明无菌薄膜,它超过底边2cm,且与敷料开口处胶布附着区域是一体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便携性医用加压敷贴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便携性医用加压敷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54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采耳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卫生用品吸液率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