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钙螯合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6228.9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9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苗建银;廖婉雯;曹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78 | 分类号: | C07K14/78;C07K1/20;C12P21/06;A23L33/18;A23L33/165;A23L2/6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钙螯合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钙螯合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钙螯合肽的氨基酸序列:YQEPVIAPKL。本发明提供的钙螯合肽安全无毒,与传统补钙剂相比具有更好的理化活性,其钙螯合能力达28.4mg/g;可在提高钙在人体中的吸收和生物利用率的同时,也可补充胶原蛋白肽,且可促进Caco‑2小肠上皮细胞中钙吸收和转运,用作药物开发以及生物补钙剂的原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成功得到该钙螯合肽,可充分利用鱼产品资源,操作简单,为罗非鱼骨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保健食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钙螯合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和出口国。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消费者更喜欢食用加工过的鱼,因为食用更方便。2017年,中国罗非鱼加工贸易量约67万吨。肉类是罗非鱼的主要产品,而罗非鱼骨成为副产品,如果不能有效利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研究表明,每30万吨罗非鱼可以获得4.29万吨鱼骨。鱼骨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约40.8%)和钙(2.72%),是骨胶原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在骨骼生长、细胞内代谢、肌肉收缩、凝血和骨骼结构支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充足的钙摄入量对于保持骨密度和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防止负钙平衡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老年人。从饮食中摄取钙是身体补充骨骼中钙的唯一来源。十二指肠近端和空肠中可溶性钙的含量决定了人体对钙的吸收量。然而,它受到一些形成钙不溶性盐的饮食因素的影响,如植酸、草酸和单宁酸,以及肠道的碱性pH值。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氨基酸组成具有一定特征的肽可以螯合钙,提高钙的生物利用度。例如,从章鱼碎屑、酪蛋白和裂殖酵母蛋白水解物中提取的肽可以螯合钙,形成肽-钙复合物,增强Caco-2细胞对钙的吸收。
此外,有研究报道钙螯合肽可提高大鼠对钙的吸收,如太平洋鳕鱼骨胶原肽、鲫鱼皮胶原蛋白肽、脱盐鸭蛋清肽等。罗非鱼骨是生产生物活性肽的理想原料。由于其成本低,蛋白质含量高。人们对鱼骨的广泛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对鱼骨钙结合能力的利用。然而,关于罗非鱼骨单体肽的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还很少。
因此,针对罗非鱼骨开发一种具有较好生物利用度的单体肽以实现罗非鱼骨的进一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关于罗非鱼骨单体肽的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缺乏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钙螯合肽。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钙螯合肽具有较好的钙螯合活性,其钙螯合能力达28.4mg/g,且可促进Caco-2细胞单层中钙转运,可用于制备补钙制剂或功能性饮料,提高钙在人体中的吸收和生物利用率的同时,也可补充胶原蛋白肽,满足人体对钙元素摄入量的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钙螯合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钙螯合肽在制备补钙制剂或功能性饮料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钙螯合肽,所述钙螯合肽的氨基酸序列为:YQEPVIAPKL(Tyr-Gln-Glu-Pro-Val-Ile-Ala-Pro-Lys-Leu)。
本发明提供的钙螯合肽安全无毒,与传统补钙剂相比具有更好的理化活性,其钙螯合能力达28.4mg/g,且可促进Caco-2细胞单层中钙转运,可在提高钙在人体中的吸收和生物利用率的同时,也可补充胶原蛋白肽,用作药物开发以及生物补钙剂的原料,满足人体对钙元素摄入量的需求。
优选地,所述钙螯合肽的分子量为1157.627Da。
上述钙螯合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罗非鱼骨架进行酶解脱肉,碱洗脱脂,脱钙处理和酸处理后得到罗非鱼骨胶原蛋白;
S2:将S1所得罗非鱼骨胶原蛋白酶解后,灭酶,离心取上清液冻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6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