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药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6874.5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4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秦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佑胜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25/02;A61P9/10;A61K35/55 |
代理公司: | 32305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林<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735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风 沉香 麝香 药材 治疗 鸡血藤 威灵仙 天麻 艾叶 川芎 制备 红花 纯中草药 水中浸泡 原料表面 原料清洗 治疗效果 干净水 漏水筐 原料水 浮沉 熬制 晾晒 冲洗 浸泡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中风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治疗中风的药材及其制备方法,该用于治疗中风的药材的原料包括艾叶、麝香、川芎、鸡血藤、红花、威灵仙、天麻和沉香,该用于治疗中风的药材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将原料清洗干净:将原料艾叶、麝香、川芎、鸡血藤、红花、威灵仙、天麻和沉香置于干净的水中浸泡,将浸泡后的原料置于漏水筐中,通过流动的干净水对原料冲洗,冲去原料表面的浮沉,得到干净的原料;S2:将干净的原料晾晒;S4:将原料水煮熬制,通过纯中草药的使用,副作用较小,对于中风的治疗效果较好;在服用时操作较为简单,使用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风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药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风,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这里介绍的为类中风(脑卒中)。
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的深浅沿用《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辨中经络还是中脏腑。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属中风中经络。
现有的药剂在使用时治疗效果不佳,且在服用时处理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药材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药剂在使用时治疗效果不佳,且在服用时处理不够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药材,该用于治疗中风的药材的原料包括艾叶、麝香、川芎、鸡血藤、红花、威灵仙、天麻和沉香,所述艾叶、麝香、川芎、鸡血藤、红花、威灵仙、天麻和沉香按照质量比重分别为:艾叶(10-12)份、麝香(6-8)份、川芎(6-8)份、鸡血藤(10-12)份、红花(14-16)份、威灵仙(6-8)份、天麻(10-12)份和沉香(6-8)份。
优选的,所述原料按照质量比重分别为:所述原料按照质量比重分别为:艾叶10份、麝香6份、川芎6份、鸡血藤10份、红花14份、威灵仙6份、天麻10份和沉香6份。
优选的,所述原料按照质量比重分别为:所述原料按照质量比重分别为:艾叶11份、麝香7份、川芎7份、鸡血藤11份、红花15份、威灵仙7份、天麻11份和沉香7份。
优选的,所述原料按照质量比重分别为:所述原料按照质量比重分别为:艾叶12份、麝香8份、川芎8份、鸡血藤12份、红花16份、威灵仙8份、天麻12份和沉香8份。
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的药材的制备方法,该用于治疗中风的药材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将原料清洗干净:将原料艾叶、麝香、川芎、鸡血藤、红花、威灵仙、天麻和沉香置于干净的水中浸泡,将浸泡后的原料置于漏水筐中,通过流动的干净水对原料冲洗,冲去原料表面的浮沉,得到干净的原料;
S2:将干净的原料晾晒:将步骤S1中得到的干净的原料铺在竹制晾晒席上,并将干净的原料均匀的摊开,使得干净的原料晒干即可;
S4:将原料水煮熬制:使用时,将晒干的原料按照质量比重称取并置于水中熬制40-60分钟,即可服用。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原料的浸泡时间为6-8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干净的原料摊开后的厚度为1-2cm。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原料晒干后的含水率为8-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佑胜,未经秦佑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68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