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混合输送机构及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7127.3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0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元金;陆仲勋;陈猛;李学荣;赵扬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邺山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7/02;B28C7/12;B28C7/16;B28C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何志铿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水泥 混合 输送 机构 操作方法 | ||
1.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混合输送机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2),所述箱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加料管(3),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转轴的底部贯穿至箱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杆(5),所述第一输送杆(5)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圆盘(6)和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输送杆(5)的表面且位于第一齿轮(7)的下方固定连接第一输送叶片(8),所述圆盘(6)顶部的四角均贯穿设置有竖管(9),所述竖管(9)的底部贯穿圆盘(6)并与圆盘(6)固定连接,所述竖管(9)的表面且位于圆盘(6)的下方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10)啮合,所述圆盘(6)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1),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底部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搅拌杆(13),所述搅拌杆(13)的底部贯穿竖管(9)并延伸至竖管(9)的底部,所述搅拌杆(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块(14),所述箱体(1)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出料管(15),所述出料管(15)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短管(16),所述出料管(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转轴的顶部贯穿至出料管(15)的内腔,所述第二电机(17)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杆(18),所述第二输送杆(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叶片(19),所述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箱(20),所述水箱(20)右侧的顶部连通有加水管(21),所述水箱(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22),所述水泵(22)进水管的底部贯穿至水箱(20)的内腔,所述水泵(22)出水管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23),所述水泵(22)的出水管贯穿箱体(1)的右侧并连通有圆环管(24),所述圆环管(24)的底部连通有喷水管(25),所述支腿(2)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杆(26),所述转杆(26)远离支腿(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输送管(27),所述输送管(27)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接料斗(28),所述输送管(2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9),所述第三电机(29)转轴的右端贯穿至输送管(27)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三输送杆(30),所述第三输送杆(3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输送叶片(31),所述输送管(27)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固定块(32),所述固定块(3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3),所述导向杆(33)的表面套设有导向套(34),所述导向套(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5),所述连接块(35)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36),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6)的顶部与水箱(2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7),所述控制器(37)分别与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7)、第三电机(29)、水泵(22)、第一电动伸缩杆(11)和第二电动伸缩杆(36)电性连接,所述竖管(9)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38),所述搅拌杆(13)的两侧且位于竖管(9)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滑杆(39),所述滑杆(39)远离搅拌杆(13)的一端延伸至导向槽(38)的内腔,所述滑杆(39)位于导向槽(38)内腔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滑轮(40),所述滑轮(40)远离滑杆(39)的一侧与导向槽(38)的内壁接触,所述滑轮(40)与导向槽(38)活动连接,所述圆环管(24)的表面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喷水管(25)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喷水管(25)以第一输送杆(5)为中心环向排列,所述加水管(21)的顶部套设有管盖(41),所述管盖(4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加水管(21)的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管(23)的底部套设有过滤框(42),所述过滤框(42)的底部与水箱(20)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观测窗(43),所述观测窗(43)位于控制器(37)的下方,所述观测窗(43)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水箱(2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液位窗(44),所述液位窗(44)的正面喷涂有刻度线,刻度线之间的间隔为一毫米,所述第二电机(17)转轴与出料管(1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套,第一密封套套设在第一电机(4)转轴的表面,所述第三电机(29)转轴与输送管(27)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套,第二密封套套设在第二电机(17)转轴的表面,所述支腿(2)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支腿(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45),所述横板(45)位于第三电机(29)的左侧,所述横板(45)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46),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46)的底部贯穿横板(45)并与横板(4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4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7),所述控制器(37)与第三电动伸缩杆(46)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杆(5)的两侧且位于第一输送叶片(8)之间固定连接有搅拌片(48),所述搅拌块(14)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块,导流块相背的一侧、前侧和后侧均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混合输送机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水泥通过加料管(3)进入箱体(1)的内腔,通过加水管(21)向水箱(20)的内腔加满水源,控制器(37)控制水泵(22)运行,将水箱(20)内腔的水输送至圆环管(24)的内腔,水再次通过喷水管(25)喷洒至箱体(1)内腔的水泥中;
B:控制器(37)控制第一电机(4)的转轴带动第一输送杆(5)旋转,第一输送杆(5)带动圆盘(6)、第一齿轮(7)、第一输送叶片(8)和搅拌片(48)旋转,第一输送叶片(8)将箱体(1)内腔底部中心处的水泥向上输送,搅拌片(48)对箱体(1)内腔中部的水泥进行搅拌,第一齿轮(7)带动第二齿轮(10)旋转,第二齿轮(10)带动竖管(9)旋转,竖管(9)通过导向槽(38)和滑杆(39)带动搅拌杆(13)旋转,使搅拌杆(13)自转,圆盘(6)带动竖管(9)以第一输送杆(5)为中心公转,控制器(37)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11)伸缩带动连接板(12)竖向移动,连接板(12)带动搅拌杆(13)竖向移动,搅拌杆(13)带动搅拌块(14)竖向移动,搅拌杆(13)的运动方式有三种,分别为自转、以第一输送杆(5)为中心公转和竖向往复运动,对箱体(1)内腔的水泥进行搅拌混合;
C:水泥混合均匀后,控制器(37)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36)伸缩带动连接块(35)竖向移动,连接块(35)带动导向槽(38)竖向移动,导向套(34)带动导向杆(33)移动,导向杆(33)带动固定块(32)移动,使输送管(27)以转杆(26)为中心旋转,调节输送管(27)右端的高度,将水泥运输车移动至输送管(27)右端的下方;
D:控制器(37)控制第一电机(4)和第一电动伸缩杆(11)停止运行,控制器(37)控制第二电机(17)转轴带动第二输送杆(18)旋转,第二输送杆(18)带动第二输送叶片(19)旋转,将箱体(1)内腔底部的水泥输送至出料管(15)内腔的底部,水泥通过短管(16)输送至接料斗(28)的内腔;
E:水泥通过接料斗(28)进入输送管(27)的内腔,控制器(37)控制第三电机(29)的转轴带动第三输送杆(30)旋转,第三输送杆(30)带动第三输送叶片(31)旋转,将输送管(27)内腔的水泥输送至右侧,从输送管(27)的右端排进水泥运输推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邺山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邺山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71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砂浆搅拌器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可自动调整的出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