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孔施工时用于加强钢护筒稳定性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7613.5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8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战;梁亦邱;张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易通特种基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E02D5/68;E02D33/00;E02D3/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海曙钧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1 | 代理人: | 代宇琛 |
地址: | 3158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用于 加强 钢护筒 稳定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成孔施工时用于加强钢护筒稳定性的装置,它包括钢护筒(1),其特征在于:钢护筒(1)的外侧壁焊接有多根用于对土体灌注水泥浆的注浆导管(2),每根注浆导管(2)上设有多个不同高度的输浆孔(3);该装置还包括多根用于连通注浆导管(2)上开口的输浆分管(4);每根注浆导管(2)设有用于测量该注浆导管(2)底部受力的压力传感器(5);该装置还包括与注浆导管(2)一一对应的多个放线长度可调的绳轮(6),每个绳轮(6)引出一根钢丝绳(7),该钢丝绳(7)末端设有一个用于坠入对应注浆导管(2)以控制该注浆导管(2)注浆高度的堵头(8);
每个注浆导管(2)内设有一根用于填充管腔防止土体进入的实心杆(9);
每根实心杆(9)顶部设有用于卡在对应注浆导管(2)上开口外的端头(10),每根注浆导管(2)上端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上旋合有内螺纹套筒(11),端头(10)容置在内螺纹套筒(11)内,且内螺纹套筒(11)顶部设有径向内凸的压环(12),压力传感器(5)位于压环(12)和端头(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孔施工时用于加强钢护筒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注浆导管(2)底部为尖锐部,且该尖锐部内低外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孔施工时用于加强钢护筒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绳轮(6)可转动安装在一个轮架(13)上,轮架(13)和绳轮(6)上均设有插孔,绳轮(6)和轮架(13)之间设有穿过两个通孔以锁定绳轮(6)转角的插销(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孔施工时用于加强钢护筒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设有主控制器,每个绳轮(6)上设有一个电动机,该电动机输出轴与绳轮(6)连接,该电动机与主控制器信号连接,全部压力传感器(5)也与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孔施工时用于加强钢护筒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注浆导管(2)底端与钢护筒(1)底端平齐,注浆导管(2)底端设有下开口。
6.一种成孔施工时用于加强钢护筒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a、将各个注浆导管(2)焊接在钢护筒(1)的外侧壁,向每根注浆导管(2)内放入一根实心杆(9),使该实心杆(9)的端头(10)卡在对应注浆导管(2)的上开口,在每个端头(10)顶面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5),并在每根注浆导管(2)上端的外螺纹上旋合一个内螺纹套筒(11);
b、用振动锤或静压桩机将钢护筒(1)主体部分沉入土体;此过程中,内螺纹套筒(11)的压环(12)经压力传感器(5)下压端头(10)及实心杆(9),各个压力传感器(5)会测得每根注浆导管(2)底端受到的土体阻力;
c、旋松各个内螺纹套筒(11),取走压力传感器(5),并从注浆导管(2)中抽出实心杆(9);此时人工采集各个压力传感器(5)的读数,或各个压力传感器(5)将读数汇报给主控制器;
d、根据各个注浆导管(2)的压力传感器(5)的读数,补偿式设定各个绳轮(6)的放线长度,读数越大放线长度越短,读数越小放线长度越大;并将各个绳轮(6)对应的堵头(8)放入对应的注浆导管(2)内;
e、将每根注浆导管(2)上开口与一根输浆分管(4)对接,同步对各个注浆导管(2)灌注水泥浆;水泥浆向下冲击堵头(8),将对应钢丝绳(7)绷直,且水泥浆从高于堵头(8)的各个输浆孔(3)溢出,与周围土体粘结加固,沿钢护筒(1)周向各个节点形成不同的加固高度,且各个周向节点的加固高度与各个堵头(8)的放线长度一一吻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易通特种基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易通特种基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76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