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柔软高回弹的泡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7695.3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7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柳景亚;魏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J9/10 |
代理公司: | 42104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志菊;冯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4316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棉 压缩 压缩量 恒定压力 层间剥离强度 聚烯烃材料 冲击条件 防水性能 缓冲能力 密封能力 高回弹 孔隙率 柔软性 时间段 发泡 减小 柔软 填缝 密封 表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柔软高回弹的泡棉,所述泡棉是由聚烯烃材料经过发泡而成,所述泡棉的孔隙率为10%~90%;所述泡棉在恒定压力作用下,其压缩量为20%~95%,同时保持该恒定压力条件的时间段内该泡棉压缩强度急剧减小,30min内该泡棉的压缩强度仅为初始压缩量时的初始压缩强度的2%~40%,且所述泡棉内的层间剥离强度为0.5MPa~40MPa。本发明的泡棉压缩强度变为初始压缩量时压缩强度2%~40%时的这类特殊柔软性的材料即使在较大的冲击条件下也能保持完好,具有极高的缓冲能力,同时这类材料在缝隙间能够表现出极好的填缝密封能力,即使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发挥优异的密封、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聚烯烃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超柔软高回弹的泡棉。
背景技术
发泡聚烯烃材料作为密封缓冲材料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液晶电视、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随着电子产品的设计越来越薄、越来越轻,这要求其使用的部件包括密封材料也需要薄型化、轻量化。同时要求即使是薄层且窄幅的泡棉,也要求具有高的柔软性和回弹性,为了提高发泡树脂材料的柔然性和回弹性,例如考虑提升发泡倍率来提高柔软性、提高交联度来提升回弹性,但是却发现存在下述缺陷:
当泡棉在和构件形成的总成在使用过程中跌落,泡棉极易从中间破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种超柔软高回弹的泡棉,该泡棉具有特殊的柔软性和慢回弹性,以及高的层间剥离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一种超柔软高回弹的泡棉,所述泡棉是由聚烯烃材料经过发泡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的孔隙率为10%~90%;所述泡棉在恒定压力作用下,其压缩量为20%~95%,同时保持该恒定压力条件的时间段内该泡棉压缩强度急剧减小,30min内该泡棉的压缩强度仅为初始压缩量时的初始压缩强度的2%~40%,且所述泡棉内的层间剥离强度为0.5MPa~40MPa。
初始压缩量:是指在初始压缩阶段,将发泡聚烯烃材料叠放厚度大于等于30mm时以1~10mm/min速度压缩产品至一定压缩量并稳定,此时的压缩厚度占初始厚度的百分比;
初始压缩强度:指在初始压缩量条件下发泡聚烯烃材料的压缩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泡棉的厚度为0.05~0.45mm,表观密度为0.02~0.33g/cm3,平均泡孔壁厚为2~20μm,平均泡孔直径为20~500μm,所述泡棉内的层间剥离强度为5~40MPa(层间剥离力有利于材料在和构件形成的总成在使用过程中跌落而不至于从聚烯烃发泡材料中间剥离开来出现破坏)。
再进一步地,所述泡棉的厚度为0.07mm~0.25mm;表观密度为0.1~0.33g/cm3,平均泡孔壁厚为5~15μm;平均泡孔直径为20~150μm,所述泡棉内的层间剥离强度为15~40MPa。(平均截面泡孔表观密度:在泡棉某一面,任选一点,在垂直此点所在平面以任意方向进行切割,在此点所在泡棉平面法线方向形成截面。统计所有固定宽度截面中最多泡孔的一面(一般为TD方向截面)与截面总面积的比值,即为平均截面泡孔表观密度;平均泡孔直径:理论上,平均泡孔直径是指,以泡孔质心为基准点,过基准点的所有平面与泡孔相交的所有面,以其中一个面为例,过质心的所有在这个面上的直线与这个面相交形成的线段的平均长度称为这个面的平均直径,计算所有面的平均直径的平均数即为平均泡孔直径。但实际上测量并统计平均泡孔直径只能通过截面的方式进行统计和计算)
再进一步地,所述泡棉的厚度为0.07~0.15mm;表观密度为0.1~0.33g/cm3,平均泡孔壁厚为5~15μm;平均泡孔直径为40~150μm;层间剥离强度为15~30MPa。
再进一步地,所述泡棉具有70%以上最大压缩比,并且在50%压缩比条件下的压缩强度小于300K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76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