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独立冷媒的传动系统冷却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7799.4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4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喜;何亚屏;喻通;邓明;李嘉;罗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F25D19/00;F25D29/00;F25B39/02;H02K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张文娟;朱绘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独立 冷媒 传动系统 冷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独立冷媒的传动系统冷却装置,其包含:冷媒道,其包含冷媒流道,冷媒流道中设置有开度可调节的阀门以及冷媒温度调节器;冷媒散热器,其用于将传动系统中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器流道中的冷媒;蒸发器,其用于对冷媒进行蒸发,降低传动系统的内部循环环境温度;冷媒状态监控模块,其用于对冷媒流道、散热器流道以及蒸发器流道中的冷媒进行状态监控,生成状态监控结果;内环境状态监控模块,其用于采集并监控传动系统的内环境循环温度;控制器,其用于对阀门以及冷媒温度调节器进行控制以实现传动系统的最优温度控制。本发明简单可靠,适应性强,可操作性高,经济性强,无需添置水路,油路,风道等即可进行传动系统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独立冷媒的传动系统冷却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动系统(包含启动柜/变频器、电机)运行过程中,将电网所供电能按照需求转换为电机运行机械能,在实际运行中,转换过程效率损坏最高可达5%,将有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势积累在传动系统上,若不及时散热将导致温度过高而无法正常运行。
现有技术中,传动系统冷却方式主要为风冷,水冷,油冷的冷却形式,采用其他冷却的传动系统数量不到总数的0.5%。传动系统采用风冷模式,其冷却风道将大大增加设备的体积及运行噪音;采用水冷模式,需要在设备外部增加供水设备,包括水路,水塔,水泵等,大大增加设备使用的投入及后续维护工作量;采用油冷模式,同样需要在设备外部增加供油设备,包括油路,油泵,稀油站等,大大增加设备投入及维护工作量。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独立冷媒的传动系统冷却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独立冷媒的传动系统冷却装置,所述装置包含:
冷媒道,其设置在所述传动系统中,包含冷媒流道,所述冷媒流道中设置有开度可调节的阀门以及冷媒温度调节器;
冷媒散热器,其具备散热器流道,所述散热器流道与所述冷媒流道连通,用于将所述传动系统中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所述散热器流道中的冷媒;
蒸发器,其具备蒸发器流道,所述蒸发器流道与所述冷媒流道连通,用于对冷媒进行蒸发,降低所述传动系统的内部循环环境温度;
冷媒状态监控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冷媒道、所述冷媒散热器以及所述蒸发器上,用于对所述冷媒流道、所述散热器流道以及所述蒸发器流道中的冷媒进行状态监控,生成状态监控结果;
内环境状态监控模块,其设置在所述传动系统内,用于采集并监控所述传动系统的内环境循环温度;
控制器,其与所述冷煤状态监测模块以及所述内环境状态监控模块通信,用于依据所述状态监控结果以及所述内环境循环温度生成控制信号,对所述阀门以及所述冷媒温度调节器进行控制以实现所述传动系统的最优温度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温度调节器包含加热模块以及制冷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控制信号对冷媒进行加热以及制冷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散热器设置在所述传动系统的功率器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器流道与所述蒸发器流道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当串联连接时,所述冷媒首先经过所述散热器流道,之后经过所述蒸发器流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状态监控模块包含冷媒流道监控单元、冷媒散热器监控单元以及蒸发器监控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流道监控单元包含第一温度采集装置、第一湿度采集装置、气压采集装置以及气密性采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散热器监控单元包含第二温度采集装置以及第二湿度采集装置,所述蒸发器监控单元包含第三温度采集装置以及第三湿度采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77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