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体表面高凸台电解加工工具电极组件及电解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7938.3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5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登勇;何斌;张军;曹文见;李金正;任智源;朱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4 | 分类号: | B23H3/04;B23H3/10;B23H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体表 面高凸台 电解 加工 工具 电极 组件 方法 | ||
1.一种回转体表面高凸台电解加工工具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
工具电极组件包括工具阴极(1)、第一绝缘腔(8)、第二绝缘腔(12);
所述工具阴极(1)为回转体结构,回转体结构内侧具有一段平面结构(2),工具阴极(1)上在该平面结构(2)对应的位置开有镂空的凹槽结构(3),凹槽结构(3)开口外侧边缘处具有突起导圆结构(4);
所述第一绝缘腔(8)包括绝缘底板(6),绝缘底板(6)一侧设置第一绝缘腔腔体(7),另一侧设置管状结构(9),管状结构(9)与第一绝缘腔腔体(7)相通;其中第一绝缘腔腔体(7)的端面为向内倾斜的导流结构(5);
上述第一绝缘腔(8)安装在工具阴极(1)的凹槽结构(3)内,具体为:第一绝缘腔腔体(7)从工具阴极(1)的回转体结构内侧向外伸入到凹槽结构(3)中,其中第一绝缘腔(8)的绝缘底板(6)与工具阴极内侧的平面结构(2)固定贴合,第一绝缘腔腔体(7)的外壁与凹槽结构(3)的内壁及突起导圆结构(4)固定贴合;
所述第二绝缘腔(12)外侧拐角处均为圆弧过渡,通过底部安装座(10)固定于第一绝缘腔(8)内部;第二绝缘腔(12)与第一绝缘腔(8)的底部之间,侧壁之间构成电解液流道(11)。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回转体表面高凸台电解加工工具电极组件的电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在凸台(14)加工过程中,工件阳极(15)与工具阴极(1)以相同的转速相对旋转,同时工具阴极(1)以恒定的速度向工件阳极(15)不断进给;随着工具阴极(1)进给深度不断加大,工件阳极(15)表面的凸台(14)高度不断增大;
第一路电解液通过第一电解液入口(16)从侧面流入回转面处的加工区域(19),最后从下方电解液出口(17)流出;从侧面流入的电解液能够为回转面处的加工区域(19)提供稳定流场;
第二路电解液通过第二电解液入口(18)由第一绝缘腔(8)的管状结构(9)、经由第二绝缘腔(12)和第一绝缘腔(8)之间的电解液流道(11)、流入凸台(14)侧壁处的加工区域(13),最后从下方电解液出口(17)流出;从凹槽结构(3)内侧流入的电解液能够保证凸台(14)侧壁处的加工区域(13)流场均匀性,从而保证回转体表面高凸台电解加工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79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