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28505.X 申请日: 2019-09-03
公开(公告)号: CN110669172A 公开(公告)日: 2020-01-10
发明(设计)人: 王平;郑晓周 申请(专利权)人: 湖州耕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8F222/14 分类号: C08F222/14;C08F226/06;C07D311/30;C07D311/40;A61K36/185;B01J20/26;B01D15/08;B01J20/30
代理公司: 33214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静
地址: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亲水性化合物 有机小分子 制备 亲水性分子 水溶液体系 特异性识别 印迹聚合物 分子识别 模板合成 有机溶剂 黄酮类 山奈酚 小分子 应用 环保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分子印迹聚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亲水性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在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大多属于有机小分子水溶液体系,所以制备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而言,以有机小分子为模板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大多数只在有机溶剂中才可发挥出自己的分子识别的功能,能应用到水相中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很少。本发明山奈酚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它在提取黄酮类等小分子亲水性化合物时具有简便、经济环保,且得到的成分纯度高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印迹聚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亲水性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是在仿生科学和模拟自然界中酶与底物及受体与抗体作用的基础之上发展来的一项技术。分子印迹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1)使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通过共价键或Π和非共价键结合,形成主客体配合物。(2)在配合物中加入交联剂,受引发剂,热或光引发,印迹分子-单体配合物周围产生聚合反应。在此过程中,聚合物链通过自由基聚合将模板分子和单体配合物“捕获”到聚合物的立体结构中。(3)将聚合物中的印迹分子通过适当的方法洗脱或解离出来,形成具有识别印迹分子的结合位点。

众所周知,在植物中提取的样品大多都是有机小分子的水溶液体系,所以制备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性能的MIPS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而言,以有机小分子为模板合成的MIPS大多数只在有机溶剂中才可发挥出自己的分子识别的功能,能应用到水相中的MIPS很少。但是无论从经济、生态及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考虑,制备水溶性的MIPS非常必要。

山奈酚又名山奈酚-3、山奈素、山奈黄酮醇、四羟基黄酮、百蕊草素Ⅲ,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式为C15H10O6,相对分子量为286.23,其单体纯品为黄色结晶状粉末,熔点276-278℃,微溶于水,溶于热乙醇、乙醚和碱。主要来源于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及饮料中,人们已经从茶叶、椰菜、巫榛子、蜂胶、柚子以及其他绿色植物提取到它的纯品。因其具有防癌、抗癌、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多种功效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之前有专利记载用大孔树脂得到木芙蓉黄酮类成分的方法,此方法耗时久,提取出的木芙蓉黄酮类成分纯度不够高。相较于之前用大孔树脂得到木芙蓉黄酮类成分的方法,此方法更加简便、经济环保,且得到的木芙蓉黄酮类成分纯度更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以及该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这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将山奈酚、乙烯基吡啶和甲醇,混合搅拌,分别加入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超声后通入惰性气体鼓泡,停止鼓泡后,在50~80℃条件下聚合;将获得的聚合物抽滤干燥;

(2)制备脱去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将步骤(1)得到的聚合物研磨成粉末,研磨后放入到烧杯中,倒入洗脱剂,超声,过滤,将滤饼在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脱去模板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本发明方法中提及的甲醇体积用量以山奈酚重量计为2-20mL/g,

山奈酚的用量以乙烯基吡啶重量计为1-10mL/g,

超声条件为60℃,40Hz,

山奈酚、乙烯基吡啶与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物质的量之比为1:8:40,

偶氮二异丁腈质量为乙烯基吡啶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质量的1%。

根据本发明方法可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可应用在提取亲水性小分子化合物中。优选地,所述小分子化合物选自山奈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耕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湖州耕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85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