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序介孔碳纳米纤维阵列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0068.5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2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红;乔亮;杨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G01N27/48 |
代理公司: | 31200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纳米纤维阵列 孔雀石绿 介孔碳 电化学 传感 环境废弃物 氮气气体 高选择性 功能材料 回收利用 垃圾分类 低能耗 螃蟹壳 煅烧 灵敏 分析 检测 应用 生产 | ||
1.一种有序介孔碳纳米纤维阵列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螃蟹壳在空气中低温煅烧,去除螃蟹壳中的有机蛋白和甲壳素;
(2)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在研钵中研磨成粉末,得到螃蟹壳粉末;
(3)将步骤(2)得到的螃蟹壳粉末采用硬模板与表面活性剂自组装相结合的方法,对螃蟹壳粉末进行脱模,然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煅烧,即得到有序介孔碳纳米纤维阵列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低温煅烧温度为300℃到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硬模板为可溶性酚醛树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三嵌段共聚物P1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高温煅烧温度为800℃到150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有序介孔碳纳米纤维阵列材料在孔雀石绿电化学传感分析方面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有序介孔碳纳米纤维阵列材料研磨成细粉末后,均匀分散在水、乙醇和Nafion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悬浮液,取悬浮液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红外灯烤干后,采用差式脉冲伏安法(DPV),以介孔碳纳米纤维阵列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在0.05 MH2SO4溶液中检测孔雀石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水、乙醇和Nafion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水为800 μL,乙醇为180 μL,Nafion为20 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00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