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钒污染土壤的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30079.3 申请日: 2019-09-04
公开(公告)号: CN110560470A 公开(公告)日: 2019-12-13
发明(设计)人: 杨金燕;李金鑫;于雅琪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B09C1/00 分类号: B09C1/00;C01B32/05
代理公司: 51241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鹏
地址: 610065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炭 水稻秸秆 钒污染 土壤 马弗炉 修复 冷却 土壤理化性质 后盖 高温热解 陶瓷坩埚 温度降低 温度设置 研磨 干燥器 五价钒 有效态 坩埚盖 目筛 压实 制备 取出 改良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修复钒污染土壤的生物炭,其制备方法,将水稻秸秆放置于陶瓷坩埚中,压实后盖上坩埚盖,置于马弗炉高温热解2h,温度设置650℃;待马弗炉内温度降低后,取出水稻秸秆生物炭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将冷却后的水稻秸秆生物炭研磨过200目筛,得到所需的生物炭材料。本发明提供的修复钒污染土壤的生物炭,用于修复钒污染的土壤,能有效降低土壤中水溶态钒、有效态钒和五价钒,同时还能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复钒污染土壤的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钒产量逐年整长,年平均增速达16.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作为对世界钒产量增量贡献最大的国家,目前我国已拥有超过世界四分之一的钒产能。近年来,我国钒污染事件相继在湖北监利、河南淅川、湖南沅陵、湖南辰溪、陕西山阳等地发生。我国湖南某钒渣堆放区周围的V含量为1613.30mg/kg,是我国土壤背景值的14.9倍。我国西南地区已有26.49%的土壤受到V污染。四川攀西地区某尾矿周围的土壤V含量为100.03mg/kg,农田土壤V含量为99.96mg/kg。攀枝花某冶炼区土壤中V的含量最高可达938.4mg/kg,远远超过中国土壤钒背景值。

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土壤自身的净化作用会降低污染物的含量或者毒性,但超过土壤环境容量时,进入土壤环境的污染物不能得到消除或解毒,便需要人们采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目前对于钒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中,钝化法较为常见。李天然等采用铁基固体材料和液态铁基稳定剂对钒污染土壤进行固化和稳定化研究,采用对修复后土壤的浸出液中污染元素的浓度进行测定的方法来评价修复效果,其中,0.5%添加量的FeSO4稳定剂可以使稳定效率达到100.0%,1%添加量的铁粉和硫酸亚铁可以使钒的固定效率分别达到97.7%和98.8%。张文杰等采用壳聚糖和活性炭对钒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其中1%添加量的壳聚糖在30d时对钒具有最高稳定化率,为74.04%。丁旭彤等利用钙基固化剂修复钒污染土壤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量分别为0.5%、1%和2%时,三种钙基固化剂对钒的固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氧化钙>氯化钙>羟基磷灰石,其中在添加量为2%固化3h时,氧化钙对钒的固化率为99.0%;施加氧化钙后,土壤中钒的残渣态占比为22.9%,与对照相比提高了76.2%。

钝化法的原理是利用钝化材料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可利用性降低,从而减少其对植物的影响以及降低重金属的迁移性,因此,选择合适的钝化材料十分重要,其中能够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材料尤为关键。

生物炭是在缺氧条件下由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得到的固体产物,可作为改良土壤、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特定环境污染的添加剂,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生物炭的大量元素组成及灰分的元素组成往往可以成为土壤养分而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生物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有机肥料,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更小。大多数生物炭呈碱性,这样的酸碱特性使得生物炭可以应用于酸性土壤的改良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材料,生物炭目前在环境中的应用已经覆盖了方方面面,比如作为土壤改良剂应用于贫瘠土壤的肥力改良;作为生物载体用于水污染修复;作为重金属钝化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钝化修复等。

目前,生物炭应用于环境中钒污染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钒污染水体的修复,其在钒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开发一种可用于修复钒污染土壤的生物碳型稳定剂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修复钒污染土壤的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水稻秸秆生物炭作为改良材料,探索一种高效且环境友好的钒污染土壤改良方法。

具体的技术方案:

一种修复钒污染土壤的生物炭,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0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