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连通性任务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0712.9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8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高铭阳;饶建兵;赵书阁;张楠;赵益涛;王崇;许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11257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付生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14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轨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连通 宽带卫星 连通性 序列规划 点波束 用户站 信关 获取服务 切换问题 任务规划 通信服务 用户提供 低时延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连通性任务规划方法,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低轨宽带卫星与服务区内至少一个信关站的第一连通序列;获取服务区内用户站与低轨宽带卫星的至少一个用户点波束的第二连通序列;根据第一连通序列和第二连通序列规划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连通性任务。该实施方式通过精确地获取低轨宽带卫星与信关站的第一连通序列以及用户站与用户点波束的第二连通序列规划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连通性任务,解决了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中快速、频繁的切换问题,有利于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为用户提供更低时延、更高速率、随时随地的通信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轨卫星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连通性任务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的需求急速增加,传统卫星移动通信公司业务正在向卫星宽带业务转型,面对国际宽带卫星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传统卫星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包括国际移动卫星公司(INMARSAT)、铱星公司(IRIDIUM)和全球星公司(GLOBALSAT)都完成了从移动到宽带的转型。新兴互联网思维企业如OneWeb公司、03b公司、SpaceX公司,以高技术、小型化为依托的上百颗星座理念引领国际宽带卫星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提供低成本、全覆盖的宽带卫星服务成为可能。
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具有通信延时低、抗毁能力强、覆盖范围广等优势,但由于其轨道高度低、相对地球运动速度快,也引入了用户通信设备频繁切换卫星和卫星波束的问题。与地面通信网络不同,卫星通信往往考虑到传播距离对信道条件的影响而采用等通量设计,使处于不同位置的用户获得相同的通信服务体验,这使得地面通信网络中根据信号强度切换接入基站的策略无法使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连通性任务规划方法,给使用低轨宽带卫星进行通信的用户提供体验更好的通信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连通性任务规划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连通性任务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低轨宽带卫星与服务区内至少一个信关站的第一连通序列;获取所述服务区内用户站与所述低轨宽带卫星的至少一个用户点波束的第二连通序列;根据所述第一连通序列和所述第二连通序列规划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连通性任务。
可选的,所述获取低轨宽带卫星与服务区内至少一个信关站的第一连通序列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低轨宽带卫星的馈线链路天线波束的第一覆盖区域范围和所述服务区内各个信关站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覆盖区域范围和所述服务区内各个信关站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馈线链路天线波束与所述服务区内各个信关站的第一连通时长;根据所述第一连通时长判断所述馈线链路天线波束对所述服务区内各个信关站是否可见,获取第一连通序列。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连通时长判断所述馈线链路天线波束对所述服务区内各个信关站是否可见进一步包括:设置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当所述第一连通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则判定所述馈线链路天线波束对所述服务区内信关站可见,当所述第一连通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则判定所述馈线链路天线波束对所述服务区内信关站不可见。
可选的,所述获取第一连通序列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依据通信时间最长原则,基于可见所述馈线链路天线波束的所述服务区内信关站的第一连通时长生成并保存所述低轨宽带卫星与所述服务区内至少一个信关站的第一连通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0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