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麻舒弹面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0837.1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2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蒋龙宇;孙月玲;向中林;杨正华;陈鑫涛;梅海霞;黄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5/08;D06C7/02 |
代理公司: | 32106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66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造 并线 包缠纱 氨纶 捻度 上机 织造工艺参数 纬纱 定型步骤 纺织生产 亚麻织物 亚麻 亚麻纱 预牵伸 包缠 牵伸 原纱 综框 综平 生产工艺 优化 面料 | ||
一种亚麻舒弹面料的生产工艺,涉及亚麻织物的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织造和定型步骤,织造用经、纬纱分别为包缠纱,所述包缠纱是在预牵伸倍数为3.0倍的氨纶外包缠两根并线的捻度为15捻/英尺的亚麻纱;织造的综平时间为310°,上机张力为1.6KN,综框高度为85~86mm。本发明主要从原纱并线的准备即并线捻度的确定、氨纶牵伸倍数的优化、上机织造工艺参数的优化确保了织造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亚麻织物的纺织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亚麻为天然纤维,早已为人们用作面料的生产中。虽然亚麻具有一定的吸湿排汗作用,有透气凉爽的作用,出汗不会黏在皮肤上,因此为夏季服装的首选。但是亚麻纤维的伸长率低,对于有一定的弹性需求时则无法胜任。
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包芯纱或包缠纱工艺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具有更好服用性的多功能服装。
因此,人们将氨纶与亚麻等纤维进行包芯或包缠生产成纱,然后再进行织造出各种面料。由于亚麻纤维较硬、伸长率效小,因此亚麻本身的可纺性较差,当其与具有高弹性的氨纶进行结合时出现了种种困难。
亚麻弹力包缠纱要求亚麻将氨纶包缠在内部,亚麻的捻度越大包缠越好,然而亚麻纱比较硬,捻度较大时虽然包缠效果好,但是亚麻的刚性足以抵制弹力纱回弹,导致弹性差;捻度太小,弹性好,但包缠效果不好。
而40D氨纶预牵伸倍数一般为3~4倍,适合亚麻低弹力织物;70D氨纶预牵伸倍数一般为3.5~4.5倍,适合亚麻中弹力织物;140D氨纶预牵伸倍数一般为4~5倍,适合亚麻高弹力织物。由于亚麻纱刚性大,与棉纱比,同样的氨纶预牵伸倍数亚麻纱的回弹性比纯棉小,所以,选择合适的氨纶预牵伸倍数也是织造过程中是否顺利,织成的面料是否还具有设计的弹性的关键。
另外,经过研究发现,由于经、纬纱张力太大会造成氨纶丝断头,而在织造过程中,经、纬纱中的氨纶一旦出现断丝现象,就会直接影响织造过程是否顺利,还会严重影响面料的质量。
为了避免以上种问题,现有生产中人们还加如棉纤维等其它纤维形成多种纤维的包芯纱或包缠纱。但是这些多种纤维的包芯纱或包缠纱却又不能满足人们对亚麻面料的吸湿、排汗、透气的优异功能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以亚麻为芯材料,以氨纶为包缠材料形成的包缠纱为经纬纱生产亚麻舒弹面料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包括织造和定型步骤,织造用经、纬纱分别为包缠纱,特点是:
所述包缠纱是在预牵伸倍数为3.0倍的氨纶外包缠两根并线的捻度为15捻/英尺的亚麻纱;
织造的综平时间为310°,上机张力为1.6KN,综框高度为85~86mm。
本发明主要从原纱并线的准备即并线捻度的确定、氨纶牵伸倍数的优化、上机织造工艺参数的优化确保了织造顺利进行。
为了能顺利生产出亚麻弹力织物,在加工弹力纱时,对捻线机进行改造,重点控制好捻度和氨纶的牵伸倍数等工艺参数。在织造工序通过调整经纬向张力,减少弹力纱的断头次数。经测试,亚麻经纬弹的弹性伸长、织缩率均满足设计要求。
包缠纱要求亚麻将氨纶包缠在内部,亚麻的捻度越大包缠越好,然而亚麻纱比较硬,捻度较大时虽然包缠效果好,但是亚麻的刚性足以抵制弹力纱回弹,导致弹性差;捻度太小,弹性好,但包缠效果不好。经反复测试,最终选择亚麻的捻度为15捻/英尺,实践证明可以较好的满足织造的要求。
40D氨纶预牵伸倍数一般为3~4倍,适合亚麻低弹力织物;70D氨纶预牵伸倍数一般为3.5~4.5倍,适合亚麻中弹力织物;140D氨纶预牵伸倍数一般为4~5倍,适合亚麻高弹力织物。由于亚麻纱刚性大,与棉纱比,同样的氨纶预牵伸倍数亚麻纱的回弹性比纯棉小,所以,对于40D氨纶,本发明设计的较好的预牵伸倍数为3.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0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送带用基布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磁屏蔽帐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