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戈氏副拟杆菌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医药组合物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31183.4 申请日: 2019-09-04
公开(公告)号: CN110870877B 公开(公告)日: 2022-02-15
发明(设计)人: 吴柏毅;张志荣;蔡佑灵 申请(专利权)人: 星聚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61K35/741;A61P13/12
代理公司: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代理人: 刘伟;蔡丽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戈氏副拟 杆菌 用于 制备 治疗 慢性 肾脏 疾病 医药 组合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戈氏副拟杆菌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医药组合物的用途。该戈氏副拟杆菌可改善动物或人类因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肾小球硬化的现象、及肾脏组织周围单核白血球浸润的现象,并可有效提升个体的肾功能,以抑制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同时,该戈氏副拟杆菌能藉由降低肾脏组织中MCP‑1基因、IL‑1β基因、COL3A1基因、及COL6A1基因的表现,以降低肾脏发炎及肾脏纤维化的情况,并可同时藉由提升肾脏组织中ACAA2基因、PPAR‑γ基因、CPT1基因、及PGC‑1α基因的表现量,以提升肾脏细胞中粒线体的活性;因而可利用于慢性肾脏疾病的抑制或治疗以及相关医药组合物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戈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goldsteinii)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医药组合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依据2012年公布的国际指引中,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将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定义为肾脏功能受损超过3个月,导致其结构或功能无法恢复正常的症状;其中,主要以年龄、性别、血清肌酸酐等指标,以综合计算出肾丝球过滤率值(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来判断肾功能,当肾丝球过滤率值过低(60ml/min/1.73m2)或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肾脏损伤状况,且持续三个月以上,即被判定为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疾病共分为五期,分期的依据主要是依照肾丝球过滤率值;第一期是指肾丝球过滤率值为90mL/min/1.73m2以上,且合并有肾脏结构和尿液检测的异常、第二期是指肾丝球过滤率值介于60-89mL/min/1.73m2之间,且合并有肾脏结构和尿液检测的异常、第三期则是指肾丝球过滤率值介于30-59mL/min/1.73m2之间、第四期是指肾丝球过滤率值介于15-29mL/min/1.73m2之间、第五期则属于慢性肾脏疾病的末期,是指肾丝球过滤率值为15mL/min/1.73m2以下;不过,在无合并其他肾脏受损的状况下,若肾丝球过滤值大于60mL/min/1.73m2,则不符合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因此无需过度的惊慌。

肾脏是排泄体内废物及代谢药物的重要器官,若有全身系统性疾病或是不适当使用药物,皆可能会导致肾脏的损伤,其中慢性肾脏疾病的成因相当多,包括肾脏本身的先天性疾病、尿路阻塞、泌尿道感染、肾丝球病变等,而它种常见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若控制不好亦有可能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因此,随着人口的老化与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等慢性疾病发生率的增加,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亦持续的增加。

然而,慢性肾脏疾病是沉默的杀手,在疾病初期并无明显的症状,以致于不容易被发现,除非藉由早期的筛检发现,否则往往到了末期才会出现明显症状,若肾脏功能持续下降,最后变成尿毒症,就必须依赖洗肾或肾脏移植代替肾脏功能;因此,定期检查,早期筛检发现,早期接受治疗就更显重要。

目前,仅能透过改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养成运动习惯、以及避免接触香烟过滥用药物等危险因子等方式来预防肾脏的结构或功能的损伤,以预防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若慢性肾脏疾病已发生,导致肾脏的结构或功能产生不可逆的受损,则仅能藉由药物以及以上的方式减缓或抑制肾脏持续的病变。

因此,综上所述,因应慢性肾脏疾病的高发生率,且基于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且对于保健概念提高,研发一种能方便又有效预防或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有效成分的组合物,着实有其必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戈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goldsteinii)、其代谢产物、或其细菌成分的用途,藉由戈氏副拟杆菌的作用,调整受施用者个体的生理作用,达到抑制或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聚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星聚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1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