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用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1460.1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3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涛;陈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5/04 | 分类号: | C07D495/04;H01L51/42;H01L51/46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太阳能电池 分子 空穴 传输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用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通过环戊联噻吩与1,4‑丁磺酸内酯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产物,然后再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得到溴化中间产物,溴化中间产物再与4‑联苯硼酸反应,得到本发明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2,6‑二‑联苯‑4,4‑二‑丁基磺酸钾‑环戊联噻吩。本发明制备的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2,6‑二‑联苯‑4,4‑二‑丁基磺酸钾‑环戊联噻吩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纯度高、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用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及制备方法,具体属于光电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新一代光伏发电技术,具有成本低、质量轻、柔性、可设计性强等突出优点,应用领域广泛。空穴传输层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调控阳极与活性层之间的能级匹配,提高空穴传输与收集的效率,改善阳极与活性层之间的物理接触,从而可以显著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材料多为聚合物,存在制备工艺复杂及光电转换效率低等缺点。例如目前最常用的聚合物空穴传输材料,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其制备工艺为:将聚对苯乙烯磺酸钠溶解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向其中滴加入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缓慢搅拌5分钟,然后滴加盐酸控制体系pH值范围为2~3,然后慢慢滴入过硫酸铵与硫酸铁混合溶液,快速搅拌反应24小时,然后分别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无机盐离子4小时,得到PEDOT:PSS深蓝色溶液。其中,PSS与EDOT摩尔比为2:1,过硫酸铵与EDOT摩尔比为1.5:1,硫酸铁与EDOT摩尔比为0.002:1。如上所述,PEDOT:PSS制备工艺涉及聚合、离子交换等诸多过程,复杂繁琐。另外,PEDOT:PSS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受制备工艺影响很大,分子量及其分布重复性差。
水/醇溶性共轭聚电解质也是目前常用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材料,如聚(4,4-双丁基磺酸钾-alt-苯并噻二唑)。聚(4,4-双丁基磺酸钾-alt-苯并噻二唑)采用自由基聚合机理,需要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制备,工艺条件苛刻。另外,也存在分子量及其分布受制备工艺影响大的缺点,分子量及其分布重复性差。
针对聚合物空穴传输材料存在的制备工艺繁琐,重复性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空穴传输材料的特点是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离子交换柱,也不需要无水无氧的制备条件。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还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和成膜性,可以在室温下水溶液加工,绿色环保。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HOMO能级为-5.10eV,修饰ITO功函为-5.05eV,完全符合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层的能级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用聚合物空穴传输材料制备工艺复杂繁琐,重复性差的难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纯度高、光电转化效率也较高的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本发明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用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分子结构式为:
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玻璃三口瓶中加入1.0摩尔份的环戊联噻吩和20.0毫升二甲基亚砜,室温机械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20.0毫升1.0摩尔/升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和2.0摩尔份1,4-丁磺酸内酯,室温机械搅拌反应2~3小时,然后将三口瓶内反应物倒入100.0毫升丙酮中,室温机械搅拌30分钟,抽滤,得到固体状中间产物A;
步骤2:向玻璃三口瓶中加入1.0摩尔份中间产物A和30.0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室温机械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20.0毫升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20.0毫升蒸馏水,室温机械搅拌反应1.0小时,然后将三口瓶内反应物倒入100.0毫升丙酮中,室温机械搅拌30分钟,抽滤,得到固体状中间产物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1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