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舵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2182.1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8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范相威;黄宝文;郑伟;孙锡志;张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5/38 | 分类号: | B63H25/38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07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舵叶 轴套 检查孔 舵销承座 人孔盖 舵销 检测 船舶技术领域 安全系数 舵杆承座 拆装 检验 观察 制作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舵叶结构,包括舵叶本体,所述舵叶本体上相对设有舵杆承座和舵销承座,所述舵销承座内设有舵销,所述舵销上配合有轴套,所述舵叶本体上对应所述轴套设有用于检验所述轴套的检查孔。本发明提供的舵叶结构,通过在舵叶本体上对应轴套设置用于检验轴套的检查孔,对轴套进行检测时直接通过检查孔观察检测即可,减少了拆装人孔盖时间,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也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不用制作人孔盖,也减少了成本。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舵叶结构。
背景技术
船舶交付运营后五年内需要进行两次坞检,不过船东方为了减少成本和检验周期,往往都选择水下检验代替坞检。就船舶的舵系而言,需要重点检验舵销处轴套、衬套和舵销之间是否发生偏移及角度是否发生偏差等。该检验的通常做法是在检验处上方外板上增加人孔盖;在进行水下检验时,将人孔盖打开,检查人员将头伸进人孔盖进行检测,检查完成后再将人孔盖回装,然后利用环氧树脂对人孔盖螺栓进行密封填充。这种方式操作复杂繁琐,不能满足船舶的高效检测,而且拆卸人孔盖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制造人孔盖也需要一定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舵叶结构,简化检测过程,提高检测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安全系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舵叶结构,包括舵叶本体,所述舵叶本体上相对设有舵杆承座和舵销承座,所述舵销承座内设有舵销,所述舵销上配合有轴套,所述舵叶本体上对应所述轴套设有用于检验所述轴套的检查孔。
优选地,所述检查孔为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检查孔的半径为200-250毫米。
优选地,所述舵销承座上设有舵销承座耳板,且所述舵销承座耳板位于所述检查孔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舵叶本体的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若干纵向筋板和垂直于所述纵向筋板设置的若干横向筋板。
优选地,所述检查孔左右两侧的两所述纵向筋板的间距大于所述检查孔的横向距离,所述检查孔上下两侧的两所述横向筋板的间距大于所述检查孔的纵向间距。
优选地,所述舵杆承座和舵销承座上均设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锥度为1:14-1:13。
优选地,所述舵叶本体上设有穿绳孔,所述穿绳孔内插接有套管。
优选地,所述舵叶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聚氨酯弹性体层。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舵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舵叶本体上对应轴套设置用于检验轴套的检查孔,对轴套进行检测时直接通过检查孔观察检测即可,减少了拆装人孔盖时间,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也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不用制作人孔盖,也减少了成本。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舵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舵叶本体,11-纵向筋板,12-横向筋板,2-舵销承座, 3-检查孔,4-舵销承座耳板,5-锥形孔,6-穿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2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