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面水冷散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2392.0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9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田飞;张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11291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欣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片 散热器 弹性连通管 出水通道 进水通道 双面水冷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连通 散热片组 配合连接件 层叠设置 连接固定 散热需求 伸缩性能 固定的 连接件 散热 夹持 内腔 流通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面水冷散热器,该双面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片组,散热片组包括通过连接件固定的多个层叠设置的散热片,每两个相邻的散热片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空间;其中,每个散热片具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且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形成有流通内腔;任意两个相邻的散热片中,两个散热片的进水通道之间通过弹性连通管件连通,且两个散热片的出水通道之间也通过弹性连通管件连通。该双面水冷散热器中,两个相邻的散热片之间通过具有伸缩性能的弹性连通管件连通,配合连接件对各散热片的连接固定,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两个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从而满足不同厚度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散热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控制器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水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电动汽车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未来的趋势。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代替传统的燃油发动机以带动汽车行驶,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的三电系统,一般由电池10、驱动电机20、电机控制器(motor control unit,MCU)30组成(如图1所示的三电系统结构布置示意图和图2所示的三电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而电机控制器中包括的一个核心器件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由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损耗较高,因此对电机控制器整体的散热能力要求较高,对散热器的要求也较高。新一代的电机控制器引入了一种双面水冷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针对这种双面水冷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一般采用双面水冷散热器。
目前,双面水冷散热器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如图3示出了一种一体式双面水冷散热器,采用N组单独的散热片3061并联装配为一体,通过钎焊一体成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305通过压板3062和圆柱压块3063对双面水冷散热器施加侧向外力,通过双面水冷散热器本体唇口3064的塑性变形夹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305。这种散热器结构通过散热器自身的材料的塑性变形夹持,应力过大时,可能会使散热器变形过大,导致焊缝失效,并且该结构装配复杂且载荷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面水冷散热器,使得整个散热器变形可控、装配简单。
本申请提供的双面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片组;其中,散热片组包括有多个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的散热片,多个散热片层叠设置,在使用时,两个相邻的散热片之间的空间用于夹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以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散热;具体地,每个散热片都具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在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形成有流通内腔,冷却液可以在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的流通内腔流通;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散热片中,两个散热片的进水通道之间通过弹性连通管件连通,且两个散热片的出水通道之间也通过弹性连通管件连通;一方面,弹性连通管件将上述多个散热片之间连接起来形成供冷却液流通的通道,冷却液进入散热片组后依次经过各个散热片的进水通道后依次经过各散热片的出水通道排出,其中,冷却液在散热片的流通内腔中流动时,与被散热片夹持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冷热交换,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降温散热;另一方面,结合连接件对各散热片的连接固定作用,弹性连通管件自身结构可在受力状态下发生弹性变形,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两个相邻的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此外,该双面水冷散热器通过弹性连通管件和连接件配合对各散热片进行连接固定,可以提高对整个结构变形的可控性,也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
上述多个散热片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为散热片组,保证多个散热片位置固定;其中,连接件可以是螺钉,也可以是卡扣,这两种连接件固定牢靠且装配简便。此外,上述散热片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通过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配合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23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界面组件和电子组件
- 下一篇:散热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