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的交流导电密封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2820.X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1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赵平华;周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0 | 分类号: | H01R9/00;H01R9/22;H02K11/33 |
代理公司: | 31320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颖洁;王佳妮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排 电机腔体 交流导电 三相铜排 装配槽 接插 油冷 密封圈 电驱动系统 控制器腔体 密封件结构 垂直分布 技术效果 降低系统 密封设计 密封性能 驱动系统 向内凹陷 装配平台 集成度 密封件 内套 外壁 新能源 装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的交流导电密封件结构,所述交流导电密封件包括U、V、W三相铜排和IGBT接插铜排,U、V、W三相铜排和IGBT接插铜排在空间内相互呈90度垂直分布,还包括一装配基座,装配平台的外壁处形成向内凹陷的装配槽,装配槽内套接有一密封圈,技术效果:1.使用铜排直接连接,提高驱动系统集成度,降低系统成本和重量;2.通过密封设计,实现外界与油冷电机腔体、油冷电机腔体与控制器腔体的密封性能,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驱动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的交流导电密封件结构,特别涉及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是车辆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电机、减速器等部分。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电驱动系统正面临着更高集成度的要求。
为提高系统的集成度,现有方案将电机控制器直接与电机及减速器集成,控制器的三相交流输出与电机的三相输入采用铜排直接连接,减小了系统的体积和成本。
但是当前驱动电机多采用油冷方案,电机腔体为湿腔,而控制器侧为干腔,存在油气渗透到控制器侧腔体,引起PCB腐蚀失效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的交流导电密封件结构,能够实现高压电流传输、绝缘防护、结构支撑及密封功能,避免油气的泄露风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的交流导电密封件结构,所述交流导电密封件包括U、V、W三相铜排和IGBT接插铜排,U、V、W三相铜排和IGBT接插铜排在空间内相互呈90度垂直分布,还包括一装配基座,IGBT接插铜排设置在装配基座一侧的前缘处,U、V、W三相铜排设置在装配基座下表面,装配基座下表面靠近另一侧处设置有一向下突出的装配平台,装配平台的外壁处形成向内凹陷的装配槽,装配槽内套接有一密封圈,装配基座靠近另一侧的上表面处形成向上凸起的加强条,加强条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状,装配基座下表面向另一侧方向延伸形成一延展平面,加强条背面与延展平面呈垂直分布,加强条背面与延展平面之间设置有若干筋板,筋板分别垂直加强条背面与延展平面设置,上述U、V、W三相铜排在装配平台上,U、V、W三相铜排与装配平台装配位置的装配平台处形成环状点胶槽,环状点胶槽围绕U、V、W三相铜排设置,装配基座的一端和中部各设有一个装配孔,装配孔内嵌入一通孔嵌件,通孔嵌件的上下表面均采用滚花处理,通孔嵌件略高于装配孔。此方案适用于高集成度的电机驱动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的交流导电密封件结构,技术效果:1.使用铜排直接连接,提高驱动系统集成度,降低系统成本和重量;2.通过密封设计,实现外界与油冷电机腔体、油冷电机腔体与控制器腔体的密封性能,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的交流导电密封件结构,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交流导电密封件包括U、V、W三相铜排1和IGBT接插铜排2,U、V、W三相铜排1和IGBT接插铜排2在空间内相互呈90度垂直分布,还包括一装配基座3,IGBT接插铜排2设置在装配基座3一侧的前缘处,U、V、W三相铜排1设置在装配基座3下表面,装配基座3下表面靠近另一侧处设置有一向下突出的装配平台4,装配平台4的外壁处形成向内凹陷的装配槽5,装配槽5内套接有一密封圈6,实现该结构与控制器壳体的径向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28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设备内置耐压装置及密闭容器电线贯通部处理方法
- 下一篇:单芯电缆接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