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单丝智能导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4292.1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7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黎照铭;邓声华;邹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岭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0 | 分类号: | H01B5/00;H01B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 异形单丝 导体中心 第一层 光纤传感器 导体结构 第三层 绞合 电缆技术领域 测温光纤 导体连接 高温运行 紧压系数 实时测温 影响电缆 智能 线缆 电缆 侧面 | ||
本发明专利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异形单丝智能导体结构,包括导体中心线、导体第一层异形单丝、导体第二层异形单丝、导体第三层异形单丝和导体第四层异形单丝,所述导体第一层异形单丝绞合于导体中心线的外侧,所述导体第四层异形单丝的侧面之间绞合有光纤传感器;本发明专利通过导体中心线、导体第一层异形单丝、导体第二层异形单丝、导体第三层异形单丝、导体第四层异形单丝和光纤传感器的设置,使得该一种异形单丝智能导体结构,具备可以提高导体紧压系数,实现导体实时测温,避免连接压力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导体内部线缆空隙较大,而且电缆高温运行,影响电缆寿命,同时测温光纤置于导体内部,会受到导体连接压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异形单丝智能导体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光缆在各个行业拥有广阔的应用,但是目前的导体结构内部的线缆一般是圆形,线缆之间空隙较大,造成导体直径大,需要花费大量的原材料,而且电缆高温运行或者电缆载流过高,运行温度超过允许值,会加速绝缘老化,影响电缆寿命,电缆载流过低,将造成电缆资源浪费,同时测温光纤置于导体内部,光缆会受到导体连接时的压力、影响光缆的正常使用,为此提出一种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导体紧压系数,减小导体外径,节约电缆后工序原材料消耗,而且可以实现导体实时测温功能,调节导体传输容量,同时其测温光纤置于导体最外层,光缆可有效避免导体连接时的压接,光缆不受压力、实现智能导体有效连接的导体结构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形单丝智能导体结构,具备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导体紧压系数,减小导体外径,节约电缆后工序原材料消耗,而且可以实现导体实时测温功能,调节导体传输容量,同时其测温光纤置于导体最外层,光缆可有效避免导体连接时的压接,光缆不受压力、实现智能导体有效连接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导体结构内部的线缆一般是圆形,线缆之间空隙较大,造成导体直径大,需要花费大量的原材料,而且电缆高温运行或者电缆载流过高,运行温度超过允许值,会加速绝缘老化,影响电缆寿命,电缆载流过低,将造成电缆资源浪费,同时测温光纤置于导体内部,光缆会受到导体连接时的压力、影响光缆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形单丝智能导体结构,包括导体中心线、导体第一层异形单丝、导体第二层异形单丝、导体第三层异形单丝和导体第四层异形单丝,所述导体第一层异形单丝绞合于导体中心线的外侧,所述导体第二层异形单丝绞合于导体第一层异形单丝的外侧,所述导体第三层异形单丝绞合于导体第二层异形单丝的外侧,所述导体第四层异形单丝绞合于导体第三层异形单丝的外侧,所述导体第四层异形单丝的侧面之间绞合有光纤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导体中心线、导体第一层异形单丝、导体第二层异形单丝、导体第三层异形单丝和导体第四层异形单丝均为定型单丝。
优选的,所述导体中心线、导体第一层异形单丝、导体第二层异形单丝、导体第三层异形单丝和导体第四层异形单丝在制作过程只起到拼合作用。
优选的,所述光纤传感器位于导体最外层,所述导体第四层异形单丝和光纤传感器之间拼合成环状。
优选的,所述导体中心线、导体第一层异形单丝、导体第二层异形单丝、导体第三层异形单丝和导体第四层异形单丝之间拼接绞合成圆形导体。
优选的,所述导体中心线、导体第一层异形单丝、导体第二层异形单丝、导体第三层异形单丝和导体第四层异形单丝的外边均长于内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岭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岭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42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