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柔性支撑斜单轴跟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4308.9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5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春涛;薛勇;刘长平;吴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光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F24S30/428;F24S5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卢美玲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柔性 支撑 斜单轴 跟踪 系统 | ||
1.一种预应力柔性支撑斜单轴跟踪系统,所述预应力柔性支撑斜单轴跟踪系统包括柔性支撑、跟踪装置、传动装置、光伏组件;柔性支撑由若干组支撑立柱结构沿前后方向排布,各组支撑立柱结构由两组立柱、以及两组分别对应设置的承重钢索组成;两组立柱包括一组高立柱、一组低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还包括轴承座、鱼骨式支架;所述支撑立柱结构的两侧承重钢索上设有若干轴承座;鱼骨式支架两端与两侧承重钢索对应的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光伏组件固定设于鱼骨式支架上;所述鱼骨式支架靠近从动钢索的一端上固定设有竖直垂下的驱动摆臂;所述跟踪装置包括驱动回转减速电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钢索、主动滑轮Ⅰ、主动滑轮Ⅱ、从动钢索、滑轮Ⅰ、滑轮Ⅱ、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第五滑轮、第六滑轮、驱动摆臂、连接钢索Ⅰ、连接钢索Ⅱ;所述滑轮Ⅰ、滑轮Ⅱ、第五滑轮、第六滑轮、驱动摆臂、从动钢索、连接钢索Ⅰ、连接钢索Ⅱ为多个,所述传动装置通过各驱动摆臂与对应的光伏组件传动相连;各组支撑立柱结构的位于左右外侧的两个高立柱或两个低立柱上分别设有所述滑轮Ⅰ、滑轮Ⅱ;位于前后外侧的两组支撑立柱结构的其中两个对应立柱上分别相对设有所述主动滑轮Ⅱ、主动滑轮Ⅰ;且设有主动滑轮Ⅱ的立柱前侧设有竖直排列的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滑轮、第四滑轮;除了最前侧外的各组支撑立柱结构的对应立柱上的左右侧均分别设有竖直排列的第五滑轮和第六滑轮,且第五滑轮和第六滑轮均位于滑轮Ⅰ和滑轮Ⅱ中间的位置处;所述主动钢索呈环状,中间缠绕固定在所述驱动回转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两端分别穿过主动滑轮Ⅰ和主动滑轮Ⅱ;所述主动钢索的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分别与对应的连接钢索Ⅰ、连接钢索Ⅱ相连;各支撑立柱结构上的从动钢索呈环状,依次串联滑轮Ⅰ、驱动摆臂、滑轮Ⅱ;位于最前端左侧支撑立柱结构上的连接钢索Ⅰ、连接钢索Ⅱ一端分别连接从动钢索的上下部分,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二滑轮或第四滑轮与对应右侧或左侧的主动钢索连接;位于最前端右侧支撑立柱结构上的连接钢索Ⅰ、连接钢索Ⅱ一端分别连接从动钢索的上下部分,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滑轮或第三滑轮与对应左侧或右侧的主动钢索连接;其余支撑立柱结构上的连接钢索Ⅰ、连接钢索Ⅱ一端分别连接从动钢索的上下部分,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五滑轮或第六滑轮与对应摇摆柱前侧或后侧的主动钢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柔性支撑斜单轴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还包括拉杆Ⅰ、地下预埋件;所述一组立柱由端立柱和若干个摇摆柱组成;所述端立柱为两个,分别位于一组立柱的左右外侧;所述拉杆Ⅰ两端分别铰接于相邻的端立柱顶端;所述各立柱的下端均设有若干地下预埋件,且与对应的地下预埋件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柔性支撑斜单轴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还包括锚具、U型卡扣;所述摇摆柱上顶部均设有顶板;所述承重钢索沿左右方向通过所述锚具固定设于每组支撑立柱结构对应的两组端立柱上,且通过U型卡扣与对应的摇摆柱顶板锁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柔性支撑斜单轴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还包括稳定钢索、稳定钢索支架、连接杆;所述各摇摆柱中间位置均设有中间板;各组支撑立柱结构的端立柱上均设有所述稳定钢索支架;所述稳定钢索支架包括拉杆Ⅱ、拉杆Ⅲ、铰链;所述拉杆Ⅱ、拉杆Ⅲ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端立柱的上端和下端,另一端通过铰链互相铰接;所述稳定钢索沿左右方向两端分别铰接在每组支撑立柱结构左右两侧的铰链上,且通过U型卡扣与对应的摇摆柱的中间板锁紧连接;所述稳定钢索通过若干连接杆与承重钢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柔性支撑斜单轴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还包括主重斜拉杆、轻斜拉杆;各端立柱下端均设有与各主重斜拉杆对应的地下预埋件;所述主重斜拉杆一端铰接于各端立柱顶端,另一端沿左右方向向承重钢索外侧延伸与对应的地下预埋件铰接;最外侧的立柱前侧或后侧分别均设有与轻斜拉杆对应的地下预埋件;所述轻斜拉杆一端铰接于最前后两侧的立柱的顶端,另一端沿前后方向延伸与对应的地下预埋件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柔性支撑斜单轴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索Ⅰ、连接钢索Ⅱ两端均通过U型卡扣设于对应的主动钢索和从动钢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柔性支撑斜单轴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立柱的高度为1-6m;所述高立柱与低立柱的高度差为0-2.8m;所述鱼骨式支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光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光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43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光效果好的太阳能电池板
- 下一篇:用于节能环保发电结构的物理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