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4724.9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3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宋艳春;邵宏宇;高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19/15;E21B33/04 |
代理公司: | 23115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培杰 |
地址: | 163453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旋转轴 弯头 水平直管 直管 高压管 辅助装置 快速连接 连接密封 组装效率 旋转轴 压裂车 立柱 高压接口 固定高压 旋转支座 油田压裂 | ||
一种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油田压裂车高压管汇组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座(1)上连接有直管立柱(2),直管立柱(2)通过固定高压弯头(3)连接水平直管A(4),水平直管A(4)通过密封旋转轴A(7)、弯头连接一段直管,所述直管通过密封旋转轴B(8)、弯头连接水平直管B(10),水平直管B(10)通过密封旋转轴C(11)、弯头连接密封旋转轴D(12),密封旋转轴D(12)通过弯头连接密封旋转轴E(13),所述密封旋转轴E(13)连接高压接口(14)。采用该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可以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组装效率,实现精准对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高压设备都需要应用高压钢管将设备与井口连接,由于管汇承压高,须使用厚壁管件,一套管汇自重达到500kg以上,现场需要拆分成多组由壬弯头、由壬直管现场进行组装。目前采用硬管连接方式进行组装,压裂设备与井口相对位置是根据作业现场实际情况随机摆放,需要通过多组弯头和直管组合,来实现压裂设备与井口的连接,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至少需要3人配合,完成一台车高压管汇的连接至少需要10分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油田压裂车高压管汇组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采用该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可以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组装效率,实现精准对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裂车高压管汇快速连接辅助装置,包括旋转支座,所述旋转支座上连接有直管立柱,直管立柱通过固定高压弯头连接水平直管A,水平直管A通过密封旋转轴A、弯头连接一段直管,所述直管通过密封旋转轴B、弯头连接水平直管B,水平直管B通过密封旋转轴C、弯头连接密封旋转轴D,密封旋转轴D通过弯头连接密封旋转轴E,所述密封旋转轴E连接高压接口;
所述水平直管A与旋转支座之间连接有悬臂支架,所述水平直管B上通过油缸固定支座固定有助力油缸,助力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可旋转油缸支架上,可旋转油缸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密封旋转轴A上。
所述助力油缸的活塞端通过液压管线与液压油泵相连,且液压管线上分别连接有溢流阀和蓄能器,液压油泵与液压油箱相连。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该装置采用多个不同方向的密封旋转轴及直管、弯头组合,从而实现管汇在X、Y、Z轴方向自由旋转,从而可以任意调整高压接口的位置,实现快速连接。同时,通过助力油缸承担绝大部分的管汇重量,使操作工作施加一个很小的外力即可拉动管汇,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人力,只需一人就可完成管汇对接所需要各个角度、不同位置或不同距离的所有三维精准定位对接,无需花费较大体力和较长时间。转变了完全靠人力搬运组对高压管汇的现状,实现单人快速进行高压管汇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绕密封旋转轴B旋转一定角度后的主视图;
图3是助力油缸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旋转支座,2-直管立柱,3-固定高压弯头,4-水平直管A,5-悬臂支架,6-可旋转油缸支架,7-密封旋转轴A,8-密封旋转轴B,9-助力油缸,10-水平直管B,11-密封旋转轴C,12-密封旋转轴D,13-密封旋转轴E,14-高压接口,15-油缸固定支座,21-液压油箱,22-电动机,23-液压油泵,24-系统压力表,25-溢流阀,26-蓄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未经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47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