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摩擦摆支座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6045.5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4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高;张喜刚;徐源庆;张精岳;刘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马莉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衬板 摩擦摆 下承板 装配式 上支座板 下支座板 粘贴 桥梁结构 底面 隔震 性能需求 上滑板 下滑板 中滑板 最上层 最下层 顶面 拼装 装配 安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摩擦摆支座,包括:上支座板组件,设置于所述装配式摩擦摆支座的最上层;下支座板组件,设置于所述装配式摩擦摆支座的最下层;上衬板,设置于所述上支座板组件下方;下承板,设置于所述上衬板下方、所述下支座板组件上方;上滑板,粘贴在所述上衬板的顶面,设置于所述上支座板组件与所述上衬板之间;中滑板,粘贴在所述上衬板的底面,设置于所述上衬板与所述下承板之间;下滑板,粘贴在所述下承板的底面,设置于所述下承板与所述下支座板组件之间。本公开实现了摩擦摆支座的装配化设计和拼装,实现了基于性能需求的桥梁结构各向异性减隔震功能,能够保障桥梁结构的减隔震设计更科学、更安全、更经济。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桥梁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桥梁减震耗能的装配式摩擦摆支座,适应于梁桥、斜拉桥和拱桥等,用于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背景技术
国内修建的桥梁工程部分位于高烈度地震区。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必须对桥梁结构进行减隔震设计。摩擦摆支座是常见的减隔震支座,具有较强的自复位能力和优良的减震和隔震性能。摩擦摆支座的原理是将桥梁上部结构与墩台隔离,利用摩擦摆支座的隔震周期来延长桥梁结构的自振周期,降低地震引起的动力放大效应对桥梁结构产生的破坏。同时,摩擦摆支座在水平滑动过程会产生竖向位移,通过动能与势能的转换及摩擦耗能,有效地转移和消耗地震能量。
然而,传统的摩擦摆支座存在以下不足:
(1)装配化程度低,传统的沟槽式摩擦摆支座的上支座板、下支座板的端面挡块与座板为整体,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从一整块钢板中铣出一个凹槽,或者对铸件的凹槽进行二次铣加工,该凹槽的加工工艺复杂、加工精度相对较低,且加工成本相对较高;
(2)各向同性,传统摩擦摆支座的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的平面投影均为圆形,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在各方向的曲率半径、摩擦系数等参数相同,导致其各方向减隔震刚度、阻尼特性完全相同,无法满足桥梁结构不同方向的减隔震性能需求;
(3)滑板耐久性不足,传统的摩擦摆支座滑板常采用聚四氟乙烯板或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实际使用过程中,聚四氟乙烯板的耐磨耗性能及尺寸稳定性均不够理想,需通过加适量的填充剂或加硅脂润滑来改善聚四氟乙烯板的耐磨耗性能。在涂有硅油脂的情况下,支座的摩擦系数一般在0.01以下,对于摩擦摆支座而言不能起到良好的阻尼效果。另外,正常运营状态下桥梁累积位移较大,普通摩擦摆耐磨板干磨耗累积位移不到10km,不能满足高烈度地震区耐磨板抗快速磨损能力高的要求。
因此,传统的摩擦摆支座的装配化程度较低,无法实现桥梁结构基于性能需求的各向异性减隔震设计,且滑板材料的耐久性较差,无法有效保障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为了实现桥梁支座的高精度装配化生产,实现桥梁结构的各向异性的减隔震需求,提高支座的耐久性,亟需研发新型的摩擦摆支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摩擦摆支座,以至少部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摩擦摆支座,包括:
上支座板组件,设置于所述装配式摩擦摆支座的最上层,包括:
上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水平设置;
上端面挡块,通过连接螺栓垂直连接于所述上支座板的四周;
下支座板组件,设置于所述装配式摩擦摆支座的最下层,包括:
下支座板,所述下支座板水平设置;
下端面挡块,通过连接螺栓垂直连接于所述下支座板的四周;
上衬板,设置于所述上支座板组件下方;
下承板,设置于所述上衬板下方、所述下支座板组件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6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