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介孔碳球负载氢氧化镍/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6251.6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7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付永胜;吴震;汪信;袁磊;韩秋瑞;兰颖洁;周焱;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介孔碳球 负载 氢氧化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中空介孔碳球负载氢氧化镍/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中空介孔碳球负载氢氧化镍复合材料:
在超声条件下,将中空介孔碳球充分分散于水中,依次加入硫酸镍和过硫酸钾水溶液,再缓慢加入氨水,搅拌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取固相洗涤、干燥,得到中空介孔碳球负载氢氧化镍复合材料;
步骤2,制备中空介孔碳球负载氢氧化镍/硫复合材料:
将中空介孔碳球负载氢氧化镍复合材料和硫混合,在150~155℃下进行热熔融挥硫反应,得到中空介孔碳球负载氢氧化镍/硫复合材料,所述的中空介孔碳球、硫酸镍和过硫酸钾的质量比为1:50:2~1:8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0~1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中空介孔碳球负载氢氧化镍复合材料和硫的质量比为1:3~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62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把手可换向的虹膜锁
- 下一篇:一种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