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结冰的路面扫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6253.5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2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政;汪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智慧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5/09 | 分类号: | E01H5/09;E01H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宋玲玲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冰 路面 扫雪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结冰的路面扫雪装置,属于除雪设备技术领域。一种防结冰的路面扫雪装置,包括:扫雪车,还包括:设置于扫雪车车头上的用于松弛雪堆的松雪机构、设置于扫雪车车底的用于引导雪走动的导雪机构、设置于扫雪车车底用于对导雪机构过后残留的雪进行清扫的扫雪机构、设置于车尾的用于防止路面结冰的防结冰机构,所速的扫雪车包括车板、车头、前车轮、后车轮,本发明在扫雪的同时不会破坏路面且扫雪后不会出现结冰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结冰的路面扫雪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当雨雪天气后,路面上常常形成厚厚的雪层,影响了交通,不利于人们出行,此时,由政府工作人员对路面进行除雪,避免路面上的雪造成交通事故,现有的扫雪方法分为机械式、化学式、热熔式,机械式的扫雪装置易损坏路面,化学式的方法成本高昂,不利于降低成本,热熔式对能源的消耗大,同样不利于节约成本,且雪融化后容易结冰,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现需一种扫雪装置在扫雪的同时不会破坏地面且扫雪完成后路面不会结冰。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除雪设备对路面有损坏且扫雪效果不好导致路面易结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结冰的路面扫雪装置解决除雪设备对路面有损坏且扫雪效果不好导致路面易结冰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结冰的路面扫雪装置,包括:扫雪车,还包括:设置于扫雪车车头上的用于松弛雪堆的松雪机构、设置于扫雪车车底的用于引导雪走动的导雪机构、设置于扫雪车车底用于对导雪机构过后残留的雪进行清扫的扫雪机构、设置于车尾的用于防止路面结冰的防结冰机构,所速的扫雪车包括车板、车头、前车轮、后车轮。
优选地,所述的松雪机构包括竖直设置于车头内的气缸,气缸顶端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输出杆,输出杆顶端铰接有调节板,调节板与车板平行,调节板一端延伸至车头前方,调节板中间位置穿设有活动转轴,活动转轴轴向垂直输出杆延伸方向,调节板通过活动转轴与车头活动连接,调节板位于外界的一端设置有与活动转轴平行的固定板,固定板关于调节板对称,固定板两端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夹持板,一夹持板上设置有松雪电机,松雪电机朝向另一夹持板的一端同轴设置有输出转轴,输出转轴外部同轴套设有转筒,转筒圆周面密布有除雪片。
优选地,所述的导雪机构包括设置于车头下方的第一导雪构件、设置于车板底部中间位置的第二导雪构件,所述的第一导雪构件和第二导雪构件结构形状完全一致;
所述的第一导雪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车板内的导雪电机,导雪电机底端同轴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导雪转轴,导雪转轴转轴底端同轴设置有导雪转盘,导雪转盘外部同轴套设有传动套杆,所述的导雪转盘通过导向连接件与传动套杆活动连接,传动套杆外部同轴套设有引导管,引导管与传动套杆螺纹连接,引导管与车板连接,所述的传动套杆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导雪板,导雪板倾斜设置,导雪板可引导雪向路面右侧运动,导雪板顶面两端设置有竖直布置的伸缩杆,伸缩杆顶端与车板底部连接;
所述的导向连接件包括设置于导雪转盘外圆面的导向平键、设置于传动套杆内腔且与导向平键匹配的导向键槽,导向连接件的导向方向平行传动套杆轴向;
所述的导雪板底部材质为橡胶。
优选地,所述的扫雪机构介于第一导雪构件和第二导雪构件之间,扫雪机构包括设置于车板顶面的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扫雪电机,扫雪电机底端同轴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扫雪转轴,扫雪转轴底端同轴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两侧啮合有从动齿轮,两从动齿轮同轴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扫雪传动轴,扫雪传动轴穿过车板延伸至车板下方,两扫雪传动轴底端分别同轴设置有扫雪第一转盘、扫雪第二转盘,扫雪第一转盘和扫雪第二转盘底面均密布有扫雪条,扫雪条材质为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智慧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智慧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62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