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GBT功率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6723.8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4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章文通;杨昆;何俊卿;王睿;乔明;王卓;张波;李肇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gbt 功率 器件 | ||
1.一种IGB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1)、埋氧化层(2)、SOI层(4)和鳍型栅结构;
SOI层(4)中具有漂移区(3)、漏阱区(5)、源阱区(14)、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漏区(6)、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漏区(7)、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源区(12)、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源区(13)、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8)和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9);所述SOI层(4)为凸台状,其包括凸台基部和凸台部;
漂移区(3)位于凸台基部,漏阱区(5)位于漂移区(3)一侧的凸台基部中,漏阱区(5)的一侧面与漂移区(3)的一侧面接触,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漏区(6)和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漏区(7)侧面相互接触的位于漏阱区(5)的上端中远离漂移区(3)的一侧;
源阱区(14)位于漂移区(3)另一侧的凸台基部和凸台部中,所述源阱区(14)的一侧面与漂移区(3)的另一侧面接触,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源区(12)和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源区(13)侧面相互接触的位于源阱区(14)的上端中远离漂移区(3)的一侧;
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8)和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9)侧面相互接触的位于部分漂移区(3)上的凸台部,且位于源阱区(14)凸台部的一侧,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8)和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9)的接触面与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源区(12)和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源区(13)的接触面垂直,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8)和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9)具有高深宽比;
鳍型栅结构位于源阱区(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GB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鳍型栅结构还设置在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8)和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GB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漏阱区(5)还位于漂移区(3)一侧的凸台部中,且漏阱区(5)的一侧面还与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8)和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9)的一侧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GB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漏阱区(5)还位于漂移区(3)一侧的凸台部中,且在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8)和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9)与漏阱区(5)之间还设置介质耐压层(15),所述介质耐压层(15)的一侧面和漏阱区(5)的一侧面接触,介质耐压层(15)的另一侧面与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8)和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9)的一侧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GB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8)和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9)与源阱区(14)之间还设置介质耐压层(15),所述介质耐压层(15)的一侧面和源阱区(14)的一侧面接触,介质耐压层(15)的另一侧面与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8)和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9)的另一侧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GB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鳍型栅结构包括栅介质层(10)和其上的多晶硅栅极(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GBT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所述第二导电类型为P型;或者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所述第二导电类型为N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67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极结型晶体管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