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7170.8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利建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48 | 分类号: | E04B5/48;E03C1/122;E04B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史瞳;許榮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系统 | ||
一种排水系统,包含楼板、填充体及排水单元。所述楼板具有楼板顶面及形成于所述楼板顶面的凹槽。所述填充体填充于所述楼板的凹槽,所述排水单元至少部分埋设于所述填充体内,并包括设置于所述楼板的凹槽的底部的排水总存,以及连接所述排水总存的管路组合。所述排水总存的高度不超过所述凹槽的深度并界定出容置空间,且具有总存顶面,以及形成于所述总存顶面且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入水孔,所述顶入水孔显露于所述填充体,借由将该排水单元的至少部分埋设于该填充体内,一旦该排水单元发生漏水的情况,只需将该填充体移除即可对该排水单元进行修缮,而不用从漏水楼层的楼下往上施工,能完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楼层建筑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以一栋多楼层的建筑而言,许多排水用的管线会埋设在相邻楼层之间的层板内,而若某一楼层的管线出现漏水状况,便需从漏水楼层的楼下的天花板施工来进行修缮才能有效解决漏水问题。然而,若该栋建筑是住宅大楼,便会产生「漏水的是楼上住户,施工处却在楼下住户」的情况,如此一来,势必会对漏水楼层楼下的住户产生莫大的侵扰。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仍存在明显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便的排水系统。
本发明的排水系统包含楼板、填充体及排水单元。所述楼板具有楼板顶面,以及形成于所述楼板顶面的凹槽。所述填充体填充于所述楼板的凹槽。所述排水单元至少部分埋设于所述填充体内,并包括设置于所述楼板的凹槽的底部的排水总存,以及连接所述排水总存的管路组合,所述排水总存的高度不超过所述凹槽的深度并界定出容置空间,且具有总存顶面,以及形成于所述总存顶面且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顶入水孔,所述顶入水孔显露于所述填充体
在本发明排水系统的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填充体具有填充体顶面,且所述填充体顶面不低于所述排水总存的总存顶面。
在本发明排水系统的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填充体顶面高于所述排水总存的总存顶面,且所述填充体界定出连通所述排水总存的顶入水孔的排水通道。
在本发明排水系统的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排水总存还具有入水连接部,所述入水连接部界定出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入水通道,所述管路组合具有连接所述入水连接部的入水管路。
在本发明排水系统的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入水管路具有呈倾斜状地埋设于所述填充体内的埋设段部,所述埋设段部具有连接对应的所述入水连接部的第一端,以及相反于所述第一端且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
在本发明排水系统的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埋设段部具有水管以及连接所述水管的转接头。
在本发明排水系统的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排水总存还具有出水连接部,所述出水连接部界定出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出水通道,所述管路组合具有连接所述出水连接部的出水管路。
在本发明排水系统的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楼板包括混凝土层,以及形成于所述混凝土层之上的防水体,所述防水体具有形成于所述混凝土层之上的底涂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底涂层之上的面涂层。
在本发明排水系统的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楼板的材质包含混凝土,而所述填充体的材质为抗压强度低于所述楼板的材质的另一种混凝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将该排水单元的至少部分埋设于该填充体内,一旦该排水单元发生漏水的情况,只需将该填充体移除即可对该排水单元进行修缮,而不用从漏水楼层的楼下往上施工,因此,该排水系统的确能完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便。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不完整的部分剖面立体示意图,示例性地绘示本发明排水系统的一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利建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利建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71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