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脊柱手术的微创牵开器及关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8113.1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9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东;蔡丰;张琰;刘亮;杨安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脊柱 手术 微创牵开器 关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脊柱手术的微创牵开器及关联方法,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均设有牵开机构;所述牵开机构包括定位杆,所述第二固定块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定位杆底端与第一固定块表面铰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一侧固定设有导向杆。本发明通过设置牵开机构和水平移动机构,第二滑套移动时通过连接块带动牵开套在调节筒外侧移动,调节块带动第一螺杆进行旋转,从而将第一螺杆与定位筒进行展开,间接的带动锚固件向外扩撑,在将锚固件进行水平移动和翻转移动进行结合后,使得锚固可以独立的进行一定牵开距离的调节,有效的对单个锚固件的牵开距离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脊柱手术的微创牵开器及关联方法。
背景技术
脊柱固定构造用于为脊柱提供稳定性,在大多数情况下,该固定构造用作融合手术的附件,在融合手术期间,制备相邻椎骨以促进它们之间的骨生长,从而消除椎骨之间的运动。
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6793940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脊柱手术牵开器。牵开器组装件包括牵开器主体、第一和第二臂以及第一和第二牵开器叶片。第一和第二牵开器叶片捕捉骨锚固件的一部分,以将牵开器锚固到身体结构。第一和第二牵开器叶片以可移除的方式分别附接到左臂和右臂。壳体能够由张开单元控制旋转。叶片部分具有远端和近端。远端包括一体的枢转臂,使得该远端被分成静止臂和枢转臂。静止臂的远端包括从其伸出的静止足部,并且枢转臂包括从其伸出的枢转足部,以容纳骨锚固件的颈部。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该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两个锚固件不能各自进行一定牵开距离的调节。
发明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脊柱手术的微创牵开器及关联方法,通过设置牵开机构和水平移动机构,控制环带动第二螺杆进行旋转,从而螺纹带动第二螺杆外侧的第二滑套在调节筒内部滑动,第二滑套移动时通过连接块带动牵开套在调节筒外侧移动,之后牵开套通过底杆带动关联机构固定的锚固件进行水平移动,调节块带动第一螺杆进行旋转,之后第一螺杆在定位筒内部螺纹旋转,从而将第一螺杆与定位筒进行展开,之后定位筒带动第一滑套在导向杆外侧滑动,从而推动调节筒向外翻转,从而间接的带动锚固件向外扩撑,在将锚固件进行水平移动和翻转移动进行结合后,使得锚固可以独立的进行一定牵开距离的调节,有效的对单个锚固件的牵开距离进行控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脊柱手术的微创牵开器,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均设有牵开机构;
所述牵开机构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定位杆底端与第一固定块表面铰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一侧固定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设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一侧固定设有定位板,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外侧套接设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背面设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底端与第一滑套表面铰接,所述定位筒内部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定位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外侧固定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外侧固定设有定位壳,所述第一螺杆顶端固定设有调节块,所述定位壳顶部固定设有倾斜杆,所述倾斜杆顶端与固定杆表面铰接,所述调节筒内部设有水平移动机构;
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调节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筒表面设有贯穿滑口,所述第二螺杆外侧设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滑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贯穿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螺杆一侧固定设有控制环,所述第二滑套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固定设有牵开套,所述牵开套内壁固定设有滚珠,所述牵开套底部固定设有底杆,所述第二滑套与调节筒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牵开套与调节筒滑动连接,所述牵开套设置在调节筒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未经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81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操控器的医用非对称球囊导管
- 下一篇:一种直肠手术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