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DenseNet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8213.4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7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景小荣;孙宗霸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 |
代理公司: | 11275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编码 神经网络 预编码矩阵 训练阶段 无约束 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计算复杂度 奇异值分解 毫米波 频谱效率 信道矩阵 信道条件 最小化 范数 构建 输出 优化 | ||
1.一种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DenseNet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线下训练阶段和线上阶段,具体包括:
(1)线下训练阶段:
S1:对信道矩阵H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与H对应的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Fopt;
S2:构建DenseNet神经网络,以最小化最优无约束混合预编码Fopt与模拟预编码FRF和数字预编码FBB之积FRFFBB之差的F范数为目标,利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对DenseNet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优化,以得到训练好的DenseNet神经网络;
(2)线上阶段:
S3:利用训练好的DenseNet神经网络,根据不同的信道条件,对应地输出最优的模拟预编码矩阵FRF和数字预编码矩阵FB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DenseNet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对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
其中,表示复数集,rank(H)表示求信道矩阵H的秩;Ns表示数据流数,Nr与Nt分别为接收天线数和发射天线数;与H对应的最优无约束预编码器Fopt=V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DenseNet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1:构建DenseNet神经网络,用激活函数优化网络的多层结构;初始化时,建立映射关系:
其中,分别表示模拟预编码矩阵和数字预编码矩阵的初始值,Ω为输入数据集;设置损失函数来训练DenseNet神经网络,损失函数Floss为:
其中,||·||F表示F范数运算,FRF,FBB分别为模拟预编码和数字预编码;
S22:设置误差阈值τ和迭代次数j,初始化权重w,并通过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迭代更新权重矩阵w,以训练得到最优DenseNet神经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DenseNet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enseNet神经网络由4个顺序连接的神经网络模块构成,每一神经网络模块由输入层,卷积层,批归一化层,激活函数层,平坦层,全连接层和一个输出层组成;激活函数采用ReLU(a)=max(0,a),其中max(0,a)表示取0和a两者之间的最大值;卷积层使用32个尺寸为3×3的卷积核;全连接层包含1024个神经单元;DenseNet的输入为N次信道矩阵H实现,并使用适当大小的零填充层进行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DenseNet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DenseNet神经网络的4个神经网络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具体为:
网络输入为X0,经过包含L层的神经网络,若用gi(·)表示第i层非线性变换,gi(·)由多个函数累加而成;第1层输出X1=g1(X0);对于第2层,其输入为网络的输入X0和第1层输出X1的级联,则第二层的输出为X2=g2([X1,X0]),依次类推,第4层的输出为X4=g4([X3,X2,X1,X0]),X3为第三层的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DenseNet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具体包括:在数据生成中,根据不同的信道条件,生成N次信道矩阵H的实现;将信道矩阵H分为实数部分Re{[H]i,j}和虚数部分Im{[H]i,j},Re{·}和Im{·}分别表示对信道矩阵H取实部和虚部;设定初始化误差阈值τ,迭代次数j,权重w,通过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迭代更新权重矩阵w,在神经网络的输出端,输出维度为的数字预编码和维度为的模拟预编码,对其进行实数转复数化操作,最后得到数字和模拟预编码矩阵,其中表示RF链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82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