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印染纺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8339.1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1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晨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皓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02F3/02;C02F9/00;C12R1/125;C12R1/20;C12R1/40;C12R1/44;C12R1/07;C12R1/25;C12R1/01;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11399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国军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生物菌剂 印染纺织 原液 制备 污水处理 达标排放 粉末溶解 生物菌剂 处理水 溶解液 有机物 去除 污染物 分解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印染纺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复合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各生物菌剂粉末溶解;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溶解液进行培养;即获得复合生物菌剂原液。利用制得的复合生物菌剂原液在用于印染纺织污水处理时,见效时间快,对有机物的分解更彻底,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可以得到达标排放的处理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和在印染纺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纺织印染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是印染废水。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 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
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 机盐等,其水质特点主要是COD和BOD高,以及由此引起的色度等指标远远 超过排放标准,被公认为是最难治理的主要有害废水之一。
目前,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一是直接利用化学方法进 行处理的传统方式,该方式回收利用率低,排放的处理过的废水仍旧含有大量 的有害物质,而且成本高,效率低;二是利用等离子交换法,该种方法对操作 人员要求高,就目前的纺织行业而言在这方面就需要加大高等人才方面的投 入,废水处理完后还是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而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印染纺织废 水的研究还比较少,而生物技术是利用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微生物的方法,不会 打破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及物质元素循环规律,是一种比较环保安全的技 术。
因此,本发明人试图提供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原液来处理印染纺织污水,从 而完成对污染物的彻底降解与还原,得到可达标排放的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原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印染纺织污水处理 中的应用,用以对印染纺织污水进行生物菌处理,并得到可达标排放的水。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原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将复合生物菌剂粉末加入到水中;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进行培养;即获得复合生物菌剂原液。
进一步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将设定量的自来水投入培养设备中,然 后向水中加入糖蜜、蔗糖和葡萄糖中的任意一种,搅拌,并使得糖蜜或蔗糖或 葡萄糖溶解,然后再加入复合生物菌剂粉末。
进一步地,步骤2中,培养温度为23℃至25℃,培养时间至少为72小时;
培养期间进行间歇性曝气,每次曝气1~2小时,间隔曝气时间为4.5小时; 培养完成的原液的pH值为3.5至4.5。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生物菌剂粉末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步骤1-1,将小麦秸秆粉碎成颗粒并加入至发酵罐中;向发酵罐中加入设 定量热水,并加热搅拌进行发酵;
步骤1-2,降温,并向发酵罐中加入生物菌剂继续发酵;
步骤1-3,对发酵后的物料进行粉碎、造粒,得到复合生物菌剂粉末。
进一步地,步骤1-1中,所述小麦秸秆粉碎成0.1~0.3cm的颗粒,所述设 定量的热水与所述小麦秸秆的质量比为1:(3~8);所述热水的温度为50~80℃; 所述加热的温度为90~100℃;发酵时间为9~15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1-2中,降温至28~38℃,所述生物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 菌、水氏黄杆菌、恶臭假单胞菌、科氏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 和乳酸乳球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皓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皓互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83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