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TE协议的网络隐信道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8598.4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0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伟;刘光杰;陆明;刘员都;戴跃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24;H04W12/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te 协议 网络 信道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LTE协议的网络隐信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1、发送方基于LTE协议进行秘密信息的嵌入;具体为:
步骤1-1、发送方对隐蔽信息进行二进制编码,获得二进制隐蔽数据;
步骤1-2、从LTE协议中自选取一种从属协议作为隐信道载体协议;所述从属协议包括PDCP保留位、RLC UM模式保留位、RLC UM模式填充位、MAC保留位、MAC填充域;
步骤1-3、根据选取的隐信道载体协议,对步骤1-1中的二进制隐蔽数据进行信道编码;
步骤1-4、将步骤1-3信道编码结果嵌入选取的隐信道载体协议中进行传输;具体包括:
针对PDCP保留位、RLC UM模式保留位,两者的协议报头中存在3位保留位,将步骤1-3信道编码结果依次嵌入至按顺序传输的每个数据包的PDCP保留位或RLC UM模式保留位的3位保留位中;
针对RLC UM模式填充位、MAC保留位、MAC填充域,将每一个数据包的RLC UM模式填充位或MAC保留位或MAC填充域作为一个复合子帧,按照数据包传输的顺序排列
步骤2、接收方基于LTE协议进行秘密信息的提取,具体为:
步骤2-1、接收方接收数据包,并提取传输过程中的隐信道信息;
步骤2-2、根据发送方选取的隐信道载体协议,提取隐信道的数据;包括:
针对PDCP保留位、RLC UM模式保留位,两者的协议报头中存在3位保留位,直接依次提取按顺序传输的每个数据包中所述3位保留位所对应位置的数据;
针对RLC UM模式填充位、MAC保留位、MAC填充域,依次提取每个数据包中RLC UM模式填充位或MAC保留位或MAC填充域的第一位,统计第一个1与下一个1之间0的个数,若0的个数为
步骤2-3、对步骤2-2提取的数据进行BCH信道解码;
步骤2-4、对BCH信道解码结果进行二进制译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TE协议的网络隐信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所述对步骤1-1中的二进制隐蔽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具体为:
针对PDCP保留位、RLC UM模式保留位,采用BCH信道编码;
针对RLC UM模式填充位、MAC保留位、MAC填充域,采用BCH和复合帧信道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TE协议的网络隐信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TE协议的网络隐信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所述发送方对隐蔽信息进行二进制编码以及步骤2-4所述对BCH信道解码结果进行二进制译码,具体采用GBK编码格进行编码或译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LTE协议的网络隐信道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CH信道编码中参数具体为:分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85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