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气体冷凝液无损防堵排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8623.9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9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罗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F17D3/01 |
代理公司: | 34142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金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排水阀 定时器 控制器 非接触液位传感器 压缩气体 无水 排水 定时启动 工作周期 关闭操作 排水管道 位传感器 接触液 冷凝水 冷凝液 排水器 脏物 防堵 排出 时长 无损 与非 残留 腐蚀 堵塞 净化 配合 | ||
本发明属于压缩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气体冷凝液无损防堵排水器,包括控制器、电磁排水阀和非接触液位传感器,控制器中配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用于设定电磁排水阀的工作周期,第二定时器用于定时启动电磁排水阀,第三定时器用于控制电磁排水阀的排水时长;控制器综合第一、第二、第三定时器与非接触液位传感器发出的有水或无水信号来控制电磁排水阀执行打开或关闭操作;通过非接触液位传感器与第一、第二、第三定时器的配合,实现了电磁排水阀的科学控制,减少了电磁排水阀的动作次数;在每次排水时排出全部冷凝水,排水管道和电磁排水阀内无水、脏物残留,电磁排水阀不易受到液体的腐蚀和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缩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气体冷凝液无损防堵排水器。
背景技术
压缩气体广泛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上,气体在压缩冷凝后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这些冷凝水不利于用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具体表现为,在气动设备上的冷凝水会将润滑油带走,造成设备效率降低甚至损坏;加速管路中阀门的磨损,造成气动控制设备失灵或出现误操作;使得管路和设备发生锈蚀,若在管路的低点发生积水冻结,管路还有危险;若在喷涂用的压缩空气中含有水汽,会直接影响涂料在工件上的附着效果,导致涂装失败。所以在压缩机、储气罐、冷干机等压缩气体系统中大量使用排水装置排除冷凝水,制取干燥的空气来满足用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目前市场上空压机冷凝液排放主要有手动排放、机械浮球式放水器排放、时间继电器式电子排放器排放以及无损液位感应式电子排水器。其中,手动排放浪费人力,可靠性差;机械浮球式放水器排放的原理是在容器内部液位浮抬浮球,设定高度,浮球机械开启液位排放的装置,无需外接电源,低投资成本,根据冷凝液产生量进行排放,气体损失较少,缺点是杂质易聚集,容易影响可靠性,需要经常维护;时间继电器式电子排放器排放是通过手动设定时间继电器开启时间及电磁阀开启时间来控制冷凝液排放,投资成本适中,安装简单,但在冷凝液较少的情况下,排放电磁阀依然按照设定时间开启,造成压缩气体泄漏过多,排水阀的排放孔径小,容易发生堵塞,可靠性差;无损液位感应式电子排水器不易发生堵塞,其根据内置的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水位高低进行启停控制,排水器中始终会有积水,日久必然积累污垢,并且排水器内储水有限,排水器启停频繁必然会缩短排水器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气体冷凝液无损防堵排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压缩气体冷凝液无损防堵排水器,用于气液分离器的排水,所述的无损防堵排水器包括:
控制器;
电磁排水阀,连接至气液分离器的排水管道,用于控制排水;
非接触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排水管道上,用于监测排水管道中是否有水;
其中,所述的控制器中配设有第一定时器、第二定时器和第三定时器,所述的第一定时器用于设定电磁排水阀的工作周期,所述的第二定时器用于定时启动电磁排水阀,所述的第三定时器用于控制电磁排水阀的排水时长;
所述的非接触液位传感器检测排水管道中是否有水,并将有水或无水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综合第一、第二、第三定时器与非接触液位传感器发出的有水或无水信号来控制电磁排水阀执行打开或关闭操作。
优选的,所述的压缩气体冷凝液无损防堵排水器还包括:
手动阀门,设置在所述电磁排水阀的入口侧。
优选的,所述电磁排水阀的排水管径为
优选的,所述的电磁排水阀和非接触液位传感器设置有多组,且在控制器内设置有第一定时器用于设定所有电磁排水阀的工作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86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