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流除尘塔用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9329.X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9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谋;袁宏奎;靳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境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废水 循环 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流除尘塔用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属于水循环再利用技术,该系统包括安装在除尘塔底部的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之间设置有一级过滤装置,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之间设置有二级过滤装置,本发明在不改动现有旋流除尘塔现结构的情况下,增加了废水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依靠湿法除尘原有的循环水泵作为提升,后端依靠重力自流至旋流塔水箱再次回用,能够减少节约水资源消耗,且不新增动力设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循环再利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旋流除尘塔用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湿法除尘技术,也叫洗涤式除尘技术,是一种利用水(或其他液体)与含尘气体相互接触,伴随有热、质的传递,经过洗涤使尘粒与气体分离的技术。湿法除尘是使废气与液体(一般为水)密切接触,将污染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它既能净化废气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也能脱除气态污染物,同时还能起到气体的降温作用。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净化效率高,适用于净化非纤维性和不与水发生化学作用的各种粉尘,尤其适宜净化高温、易燃、易爆的气体。其缺点是:管道设备必须防腐、污水污泥要进行处理、烟气抬升高度减小、冬季烟囱会产生冷凝水等。
湿法除尘技术中常用的装置有旋流除尘塔,其中设计通过旋风处理器的离心力作用,将粉尘中的大颗粒及麻丝状物质被分离出来,从上而下落入集尘箱中。一些轻、细的粉尘再经过顶管道进入水洗旋流塔中,再通过离心的作用,粉尘被甩向塔壁,并被自上而下落入流动的吸收液捕集。当粉尘高速通过旋流塔板时,叶片上的吸收液被吹成很小的雾滴,尘粒、吸收液和雾滴相互之间在碰撞、拦截运动等机理性的作用下,粒子间发生碰撞,,粒径不断增大。在旋流塔板的导向作用下,旋转运动加剧产生强大的离心力,粉尘很容易从废气中脱离出来被甩向塔壁,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塔底实现气固分离。对于废气中那些微细尘粒,在通过一级塔板后不可能全部被捕集,还有一定数量的尘粒逸出,当其通过多层塔板后,微细尘粒凝并,质量不断增大后被捕集、分离,然后进入最上层的多面球吸附过滤层进行除水,因多面球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然后通过负压风机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出室外。
随着旋流除尘塔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新的环境压力,部分工厂内部缺少废水处理装置,直接将旋流除尘塔中的废水排掉,大量浪费水源的同时,污染了环境,现有技术中,缺少针对旋流除尘塔的废水净化再利用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在不改动现有旋流除尘塔现结构的情况下,增加了废水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依靠湿法除尘原有循环水泵作为提升,后端依靠重力自流至旋流塔水箱再次回用,能够减少节约水资源消耗,且不新增动力设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流除尘塔用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除尘塔底部的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其中:所述一级沉淀池包括顶部设置的回水管、底部设置的一级出污口和侧面设置有一级开口,所述回水管连通除尘塔底部的出水口;所述二级沉淀池的一侧通过一级开口与一级沉淀池连通,二级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二级出污口,二级沉淀池的另一侧设置有二级开口;所述三级沉淀池的一侧通过二级开口与二级沉淀池连通;所述除尘塔配置的循环泵安装在三级沉淀池上,循环泵的进水端连通三级沉淀池内部,循环泵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连通除尘塔的各级进水口;所述一级开口内安装有一级过滤装置,所述二级开口内安装有二级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采用漏斗形结构,所述漏斗形结构呈50-65度夹角。
优选的,所述一级过滤装置的下沿比二级沉淀池侧壁的下沿高出200-300毫米。
优选的,所述一级出污口和二级出污口上均安装有球阀。
优选的,所述二级过滤装置下沿比三级沉淀池底部高出300-40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境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境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93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