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开关模块、终端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9465.9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0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航;陆建东;马慧玲;葛燕妮;陈利春;朱瓒;符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光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V23/04;F21V8/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汪丹琪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开关模块 传输光纤 透明结构 光纤接头插芯 终端控制系统 检测设备 发光 弹簧开关 控制模块 压板 控制终端设备 光信号传递 弹簧末端 节能环保 连接压板 危险气体 终端设备 耦合 光开关 连接力 上表面 下表面 水中 对准 暴露 | ||
一种光开关模块、终端控制系统,属于光开关技术领域。光开关模块包括弹簧开关、压板、力致发光透明结构、光纤接头插芯、传输光纤;弹簧开关的弹簧末端连接压板上表面,压板下表面连接力致发光透明结构,光纤接头插芯一端对准力致发光透明结构,另一端与传输光纤连接;力致发光透明结构受压产生的光信号经光纤接头插芯耦合进传输光纤。一种终端控制系统包括上述光开关模块、检测设备、控制模块、终端设备;光开关模块经传输光纤与检测设备连接,检测设备将光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处理,并控制终端设备的工作。本发明适合环境较差或暴露于水中或有危险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开关模块、终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光回路开关结构是基于电开关的方式,但对于开关的应用环境不同,上述光回路开关在应用时会有很多困难和要求。如,易燃易爆物储藏的仓库,电火花容易造成爆炸。粉尘、潮湿对开关造成短路的影响。在此环境下应选用密闭性很高的开关装置。另外,开关外罩要考虑到防爆强度,以及电线引出头的防水、防潮、防爆性。
具体地,现有光回路开关结构分为直接型光纤开关和间接型光纤开关。直接型光纤开关:两段对准连接的光纤,当手按下开关按钮时,阻隔片阻挡光路,光回路被阻断,光路不通,输出端控制电源断开;当手离开按钮时,光路又接通,这样,输出端就可检测到信号的变化,从而发出控制信号。间接型光纤开关:一条连续的光纤,当开关按下时,光纤发生变形,全反射条件被破坏,光纤输出光能量减少,这样检测装置就可送出控制信号,电源断开。总之,现有的光开关需要连接发光光源端,光纤长度需要更长,材料损耗大,安装更复杂。
发明专利CN200910190130.5公开了具有光反馈回路的光纤照明系统,并具体公开了系统包括驱动电路、与驱动电路相连的光纤耦合模块、照明终端和由数根光纤组成的光纤光缆,其中,所述光纤光缆的输入端与所述光纤耦合模块连接,输出端与照明终端连接,本发明的光纤照明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驱动电路相连的反馈电路、与所述反馈电路相连的采集卡以及一端与该采集卡相连 另一端与光纤光缆的输入端连接的光电探测模块,同时在光纤光缆的输出端和 照明终端之间设有光开关。该发明仅仅是采用光开光取代电控开关作为远距离光纤照明终端的控制元件,但其发光光源端并未与电隔离,还需要在驱动电路控制下驱动光纤耦合模块中的LED发光,发光光源自光纤耦合模块耦合后经光纤光缆至光电开关。该发明存在所需光纤长度长、材料损耗大、安装复杂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光开关模块、终端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节省光纤材料,传输效率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开关模块,包括弹簧开关、压板、力致发光透明结构、光纤接头插芯、传输光纤;所述弹簧开关的弹簧末端连接所述压板上表面,所述压板下表面连接所述力致发光透明结构;所述光纤接头插芯一端对准力致发光透明结构,另一端与所述传输光纤连接;所述力致发光透明结构受压产生的光信号经所述光纤接头插芯耦合进所述传输光纤。
该光开关模块无需从控制电路取得电源, 特别适合于环境较差或暴露于水中或有危险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可用于安全照明和特殊照明。
作为优选,所述力致发光透明结构、所述光纤接头插芯、所述传输光纤设于封装体内,所述封装体于所述力致发光透明结构上方开设有缺口,所述弹簧开关和所述压板置于缺口内,所述弹簧开关在自然状态下突出所述封装体。
作为优选,所述力致发光透明结构为具有力致发光层的透明环氧树脂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力致发光透镜结构根据力致发光层材料不同,产生红光、黄绿光、蓝光、白光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光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光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94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