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矿山回风井高压静电除雾降尘系统及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9682.8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8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贾敏涛;华绍广;任甲泽;居伟伟;王爽;贾安民;吴冷峻;周伟;鲁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68 | 分类号: | B03C3/68;B03C3/70;B03C3/41;B03C3/47;B03C3/62;B03C3/78;E21F1/00 |
代理公司: | 34111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风井 捕集 粉尘 极板 水雾 通风系统 除雾 水蒸气 喷头 环形供水管 地下矿山 电缆连接 高压静电 工业场地 间隔设置 降尘系统 绝缘陶瓷 均匀布置 竖向垂直 外部电源 圆心位置 电晕线 零排放 整流器 井筒 壁面 矿区 能耗 污染物 环绕 排污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矿山回风井高压静电除雾降尘系统及设计方法,整流器(2)与矿区外部电源(1)通过电缆连接后设置在回风井(11)外侧的工业场地内;电晕线(4)自上而下竖向垂直布置在回风井(11)的井筒圆心位置,粉尘水雾捕集极板(6)沿回风井(11)壁面上一周均匀布置,绝缘陶瓷砖(7)安装在回风井(11)壁面和粉尘水雾捕集极板(6)中间;环形供水管(9)固定并环绕在粉尘水雾捕集极板(6)上,其上间隔设置一组喷头(8)。本发明集回风井除雾和降尘功能为一体,结构简单,既能有效捕集回风井外排污风的粉尘和白色“烟”状水蒸气,达到污染物零排放,又不增加通风系统阻力,节约通风系统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除尘、除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矿山回风井外排污风降尘、高湿空气冷凝水除湿系统及该系统的设计方法,特别适用于深井高温高湿地下矿山和高粉尘浓度地下矿山。既可以消除高湿空气外排至地表后遇冷产生的白色浓雾,降低回风井外排污风的粉尘浓度,又不增加通风系统阻力。
背景技术
地下矿山回风井承担着排出井下高温高湿含尘污风的作用,污风通过回风井排出地表后随着温度和压力的急剧释放,空气快速达到饱和状态后“吐水”冷凝形成浓密的白雾,回风井污风速度高,可以在井口上方形成数十米形似“烟囱”的浓雾,视觉影响范围超过几公里,让周边居民产生不安心里。同时,大量粉尘也一同外排至大气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于自身周边污染源的关注不断增强。矿山周边居民向环保部门投诉、去矿山企业维权事件时有发生,回风井外排污风既破坏了环境,又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根据相关文献检索,发明专利《地下矿山回风井高温饱和风流除湿装置及方法》(CN201710144136.3)介绍了一种地下矿山回风井高温饱和风流冷凝结露、避免在井口产生“白色烟雾”现象的除湿装置及方法。但经过进一步分析,该方案存在以下缺点:
1)在地表设置风道形成除湿区,除湿区安装过滤网,在井口形成了较大通风系统局部阻力,通风能耗增加10%以上;
2)过滤网除湿效率低,白色浓雾可以减弱,但难以完全去除;
3)回风井风速高(10~15m/s),湿式降尘效率偏低,外排粉尘浓度仍然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地下矿山回风井外排污风粉尘浓度高,饱和空气形成井口白色浓雾现象,以及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着增加通风系统能耗、降尘除湿效率低、除雾效果差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管理方便、降尘除雾效率高且不增加通风系统阻力的地下矿山回风井高压静电除雾降尘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地下矿山回风井高压静电除雾降尘系统的设计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地下矿山回风井高压静电除雾降尘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96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