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EMS应变式差分式压力传感器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9863.0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2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李;宋凤民;贾青青;张志强;徐溢;李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 |
代理公司: | 50123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岛结构 支撑框架结构 应变硅膜 应力集中区域 应变电阻 对称 绝缘层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金属 非线性误差 压力传感器 差分测量 硅片背面 硅片正面 温度漂移 支撑框架 差分式 拉应力 灵敏度 膜结构 压应力 应变式 传感器 硅片 制作 | ||
本发明保护一种MEMS应变式差分式压力传感器及制作方法,包括金属应变电阻、绝缘层、应变硅片、硅岛结构和支撑框架结构,在硅片背面中间位置形成硅岛结构,在四周形成支撑框架结构,硅岛结构和支撑框架结构之间形成应变硅膜。所述硅岛结构沿Y轴方向的长度是沿X轴方向长度的2倍以上。所述金属应变电阻布置在应变硅片正面,并沿Y轴对称布置在应变硅膜与支撑框架连接应力集中区域、应变硅膜与硅岛结构的连接应力集中区域。本发明采用岛‑膜结构,形成对称的拉应力和压应力集中区域,解决现有应变式压力传感器难以形成对称差分测量布局的难题,抑制非线性误差和温度漂移,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MEMS应变式差分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MEMS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是随着MEMS器件和工艺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传感器。MEMS应变式压力传感器采用MEMS工艺,生产的一致性和重复性高,可大批量生产,在土木工程、电力系统、城市建设、环境监测、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MEMS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原理是由外界的压力(或拉力)引起应变材料的几何形状(长度或宽度)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检测这个电阻变化量可以测得外力的大小。
专利CN201510504678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薄膜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采用砷化镓、硫化钐、氮化镓为敏感材料制造的薄膜压力传感器,能解决解决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不高且温度漂移大的问题,其应变膜是金属弹性体制成。在MEMS压力传感器中,膜的结构在性能中起到重要作用。Samaun等人提出由硅片上的空腔形成的C型膜结构,用于测量气压或水压。但是C型膜结构输出的非线性问题较大。薄膜过薄,膜中心处的挠度就会过大,偏离了小挠度假设,相应的非线性误差随之增大。Kinnella等人提出了一种具有薄壁中空加强结构的膜,得到更小的压力非线性,低于0.40%FSS,其最大拉应力区域和压应力区域面积的大小受中空加强结构尺寸的限制,可放置的应变电阻有限。
综上所述,提高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减小非线性,应变膜的尺寸和结构是优化性能的重要一步,在膜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应变膜的结构对压力传感器的性能有着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EMS应变式差分式压力传感器及制备方法,采用岛-膜结构,形成对称的拉应力和压应力集中区域,解决现有应变式压力传感器难以形成对称差分测量布局的难题,抑制非线性误差和温度漂移,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MEMS应变式差分式压力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金属应变电阻、绝缘层和应变硅片,还包括硅岛结构和支撑框架结构,所述应变硅膜、硅岛结构和支撑框架结构是以硅片为基础制作得到,在硅片背面通过微机械加工在中间位置形成硅岛结构,在四周形成支撑框架结构,硅岛结构和支撑框架结构之间形成应变硅膜。所述硅岛结构沿Y轴方向的长度是沿X轴方向长度的2倍以上;所述金属应变电阻有四组,布置在应变硅片正面,并沿Y轴对称布置在应变硅膜与支撑框架连接应力集中区域、应变硅膜与硅岛结构的连接应力集中区域,金属应变电阻与应变硅膜之间用绝缘材料隔离;当应变硅膜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在应变硅膜与支撑框架连接区域、应变硅膜与硅岛结构的连接区域,分别形成拉应力(或压应力)、压应力(或拉应力)集中区,此拉应力、压应力分别使金属应变电阻阻值增大、减小,从而形成差分测量,抑制温度漂移。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设计所述金属应变电阻为沿Y轴方向延伸的折叠形状,通过增加应变电阻折叠排布的数量,提高灵敏度。
进一步优选,本发明所用硅片采用N型或P型晶向<100>双面抛光的硅片,厚度在300微米到1000微米之间,在应变硅片上制作出的应变硅膜的厚度在30微米到100微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硅岛结构和支撑框架结构的下表面设有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9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