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道及储能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0008.1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1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孙中豪;刘宽;李文鹏;吕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50/298;H01M10/613;H01M10/6551;H01M10/6563;H01M10/6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郭晓龙;刘芳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道 散热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道及储能散热系统,涉及散热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风道安装有风门组件、导流板和均风板以控制风道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量,从而使得风道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量相一致,继而确保储能散热系统的各个电池簇的温度一致,在提升储能散热系统整体性能的同时,可以避免由局部温度过高所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储能散热系统,包括上述风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风道及储能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储能散热系统包括多个电池簇、空调和风道。其中,风道设置在储能散热系统的顶部,且位于各个电池簇的上方;空调设置在风道的进风口处,为风道提供冷风;风道的出风口沿风道均匀分布,且出风口的开口朝向位于出风口下方的电池簇。
然而,由于伯努利现象,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量不均。靠近进风口的出风口,由于流速高,出风口的出风量小;而远离进风口的出风口,由于流速低,出风口的出风量大。各个出风口的出风量不均可能会引发各个电池簇的温度不均,从而影响储能散热系统的整体性能。且在出风口的出风量过小时,容易造成该出风口下方的电池簇热失控,继而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及储能散热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一些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第三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的连接处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连接面,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还设有多个出风口;其中,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风门组件,所述风门组件包括滑道,所述滑道上相对设置有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和所述第二挡风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道上,所述第一挡风板和所述第二挡风板垂直于所述进风口,且所述第一挡风板和所述第二挡风板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所述连接面,通过移动所述第一挡风板和所述第二挡风板以调节进入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风量;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出风口安装有均风板。
如上所述的风道,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设置在所述风门组件的两侧;所述滑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挡风板和所述第二挡风板将进风口分隔成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支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支路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三壳体连通。
如上所述的风道,可选地,所述风道位于储能散热系统的顶部;所述出风口的开口朝向位于所述出风口下方的电池簇,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所述导流板安装有导流板轴,所述导流板随所述导流板轴转动;所述导流板轴垂直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的连接面设置;各个所述导流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相互独立。
如上所述的风道,可选地,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出风口一一对应。
如上所述的风道,可选地,所述导流板相对所述出风口间隔设置。
如上所述的风道,可选地,当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的距离小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的最远距离的二分之一时,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所述导流板。
如上所述的风道,可选地,所述均风板包括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安装有隔板轴,所述隔板随所述隔板轴转动;各个所述均风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相互独立。
如上所述的风道,可选地,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控制所述第一挡风板平移的第一平移电机通讯连接,且所述控制系统与控制所述第二挡风板平移的第二平移电机通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控制所述导流板转动的多个第一旋转电机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电机与所述导流板一一对应;所述控制系统与控制所述均风板转动的多个第二旋转电机通讯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电机与所述均风板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0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自加热高温散热锂电池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池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