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盖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办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0123.9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5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龙;李杰;胡成庆;李吉道;资同豪;吴少斌;宫能国;戴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38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盖 质量 检测 装置 及其 办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盖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办法,包括底座、检测平台、后立板、固定套箍、固定螺栓和压力检测机构,底座的上侧设有检测平台,检测平台的后端设有后立板,后立板的前端上侧通过固定套箍安装压力检测机构,固定套箍的两端分别安装固定螺栓,利用旋转电机带动旋转盘,从而调整井盖的方位,利用挤压环对井盖边缘施加水平的压力,从而对井盖进行水平方向的压力测试,利用压力检测机构上的中心压块和侧压块对井盖施加不同的下压力,从而对井盖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压力测试,通过反复检测后,使得出的数据更加完整,并能得出有效的检测结果,数据更加完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盖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井盖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办法。
背景技术
井盖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设施,其质量的好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如果井盖抗压能力不够,则容易发生凹陷,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路面的塌陷,影响正常的交通,因此,在出厂前需要对井盖进行抗压能力测试,只有符合抗压要求的井盖才能够出厂使用,而井盖的抗压性能主要分为水平方向上的抗压性能,及垂直方向上的抗压性能,现有技术的检测装置只能做到单一方向的检测,其检测不完全,无法得出有效的结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盖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办法,将井盖安装于井盖安装盘上,并通过紧固螺栓锁紧,打开工作台两侧的水平液压电机,驱动水平液压泵工作,并使水平液压伸缩杆向前运动,井盖的外圈与挤压环接触后,停止水平液压电机,观察井盖上是否产生裂纹,之后再次开启水平液压电机,逐渐增加井盖两端的压力,将水平液压伸缩杆还原,并开启垂直液压电机,使活动外壳活动至井盖上方,开启中心处的小型液压电机,使中心压块压住井盖,并逐渐增大压力,观察井盖是否产生裂纹,还原中心压块,并同时开启两端的小型液压电机,使两端的侧压块同时压住井盖,观察井盖是否产生裂纹,之后开启旋转电机,调整井盖的方位,并再次进行检测,反复检测后得出的数据更加完整,并能得出有效的检测结果,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井盖质量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检测平台、后立板、固定套箍、固定螺栓和压力检测机构,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的后端设有后立板,所述后立板的前端上侧通过固定套箍安装压力检测机构,所述固定套箍的两端分别安装固定螺栓。
所述检测平台包括工作台、旋转盘、旋转轴、旋转电机、井盖安装盘、紧固螺栓、水平液压电机、水平液压泵、水平液压伸缩杆、挤压底座、挤压环和弹簧片,所述工作台的上侧中心处安装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下侧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部安装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卡嵌安装于底座的内部,所述旋转盘的上侧设有井盖安装盘,所述井盖安装盘的上侧中心处安装紧固螺栓,所述工作台的两端分别安装水平液压电机,所述水平液压电机的左侧安装水平液压泵,所述水平液压泵的左侧安装水平液压伸缩杆,所述水平液压伸缩杆的末端安装挤压底座,所述挤压底座的左侧连接挤压环,所述挤压环的内侧安装弹簧片,所述水平液压电机、水平液压泵、水平液压伸缩杆、挤压底座、挤压环和弹簧片共设有两组,并分别位于工作台的两端。
所述压力检测机构包括垂直液压电机、垂直液压泵、垂直液压伸缩杆、安装底座、活动外壳、内安装槽、小型液压电机、小型液压泵、慢速液压伸缩杆、中心压块和侧压块,所述垂直液压电机的下侧安装垂直液压泵,所述垂直液压泵的底部安装垂直液压伸缩杆,所述垂直液压伸缩杆的底部通过安装底座连接活动外壳,所述活动外壳的中心及两端分别设有内安装槽,所述内安装槽共设有三组,分别位于所述活动外壳的底部中心处和两端,所述内安装槽内安装小型液压电机,所述小型液压电机的底部安装小型液压泵,所述小型液压泵的底部安装慢速液压伸缩杆,中心处所述慢速液压伸缩杆的底部安装中心压块,两端所述慢速液压伸缩杆的底部安装侧压块。
一种井盖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办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井盖安装于井盖安装盘上,并通过紧固螺栓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01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